正文 第44章 法國智慧(7)(3 / 3)

巴爾紮克曾雄心勃勃地宣稱:“他(拿破侖)用劍開創的事業,我要用筆完成。”

巴爾紮克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第二世界,他征服的精神疆土比拿破侖征服的物質世界要遼闊得多,所以他是一個更偉大的英雄。

巴爾紮克是個孩子,至死都沒有長大。這種強烈的依賴心理持續了他的一生。他怨恨母親,憤怒地悲鳴:我從不曾有過母親。他沒有獲得愛,才孜孜追求了一生母愛。母親的嚴厲、自私、冷漠給他造成了難以彌合的傷害,最突出的表現和最充分的證明來自於他對女性的認識:他花費了終生的時間,都在尋找一個“漂亮、有身份的富孀”做他的妻子。他不喜歡年輕、漂亮的姑娘,並認為她們隻知道索取而不知道給予。母親是寬容、理解、體貼並為他解決生活難題的象征。德·柏爾尼夫人便是其中的一個。當巴爾紮克困苦交加、生活亂成一團糟時,他便迫不及待地給妹妹和朋友們寫信:趕快給我介紹一個富孀。他需要一個母親加妻子的人來替他遮擋塵世的風雨。

巴爾紮克的生活是一團瘋長的野草,沒有秩序,沒有條理。他行事僅憑熱情、瘋狂、衝動和心血來潮。他沒有節製和節儉的美德,這個具有驚人創造天賦和充沛活力的人在生活方麵幾乎是個弱者,他在小說裏是個天才式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個低能兒。他右手可以憑一支筆賺來二百萬法郎,但左手又可以揮霍掉八百萬法郎。他穿著豪華的衣服,租著高貴的馬車去秘密會見情人德·韓斯迦夫人,回來時分文皆無,不得不向情人借一千金幣做路費。他終生為債務所苦所累,不得不經常更換住所來躲避債主和警察。直到生命終結,他也沒有還清那些高額債務。

巴爾紮克是個天才,他創作的速度和數量在世界文壇上幾乎找不到能與之媲美的人。他創造了幾千個人物形象,可列入不朽性質的就達數百人。對於巴爾紮克來說,世界的黑夜就是他的白天,常人的白天就是他的黑夜。他這種顛倒的作息時間,嚇跑了他僅有的幾個夥伴。他是個瘋狂的暴君。在夜裏,他像拿破侖那樣野心勃勃地創造、征服和統治著他的第二世界。早年的巴爾紮克懷著對榮譽與金錢的渴望,寫了許多讓他一生都臉紅的東西:《(論長子長女的權利》、《結婚生理學》、《係領結之術》。我們幾乎搞不清還有什麼東西他沒寫過。

巴爾紮克風塵仆仆地將俄國的德·韓斯迦夫人娶回家不久,他的生命終結了,帶著許多未圓的夢想。永遠沒有人再驚擾他了。經商的失敗,情場的失意,高額的債務……一切都不再驚擾他了。偉大的維克多·雨果在他的葬禮上說:“眾人的目光現在不是仰望統治者的麵孔,而是仰望思想家的麵孔。”雨果的悼詞是所有人獻給這位大英雄的心聲。

五、生活智慧:處處彰顯高雅的魅力高盧雄雞的秉性法蘭西民族是一個開朗、熱情、幽默、注重生活情趣的民族,和法國人交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法國人十分健談,幾乎個個都是口若懸河、出口成章,他們同樣也喜歡健談的人,談論的話題一般都很高雅,如文化藝術之類,有時也談一談大人物的軼聞等等。法國人比較浪漫,對“性”並不忌諱,桃色新聞在法國也許並不是什麼貶義詞,有魅力對他們來說是頗自豪的事情。

所以,有很多法國人並不憚於,甚至有些喜好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性”,不管是否有異性在場。我們在聽到這類話題時既不要隨聲附和、眉飛色舞,也不要怒目相向、鄙夷唾棄,最好的反應是裝作沒聽到或沒聽懂。

法國人非常樂於助人,假若你的汽車拋錨在高速公路上,你站在車邊向人求助的話,總會有許多車願意停下來幫你。但是法國人不願意別人打擾他的家庭,家庭對他們來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私人領域。也許有很多法國人在興奮時會邀請你到他們家做客,但在接到他們的請柬以前,你千萬不要把這話當真。如果他們真的在家中宴請你了,那你一定已經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之一了,設家宴款待在他們看來是級別最高的待遇。

法國的《費加羅周刊》曾做過一次國際調查,看看法國人的國際形象如何,結果“自我欣賞”是大多數外國人給法國人的評價。的確,法國人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任何時候都能為“老子天下第一”找到各種證據,盡管有些風馬牛不相及。1990年世界杯足球賽中,法國被逐出決賽圈,但法國人卻依然沾沾自喜,僅僅因為其首場比賽是由法國裁判開始,而擊敗阿根廷隊的喀麥隆隊中又有7名隊員在法國俱樂部踢球。法國人就是這樣為自己找回了心理平衡。但是,那些總是對法國人倍加稱讚的外國人不會被法國人尊重;那些有理有據地指出法國人的缺點的人,法國人反而看得起他。所以在與法國人的交往中最忌唯唯諾諾,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