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與夫人王糾思
開門迎客的是黃夫人,她中等身材,胖瘦適中,有著中年婦女特有的溫柔,不說不知道,她已經71歲了。黃家隻有一個保姆,除了我們進來時倒了杯茶後,就再也沒有露麵。
92歲的黃大能坐在一個好像是輪椅的椅子上,老人都怕冷,已是暮春時節,他還是穿著厚厚的毛衣,腳上是一雙棉布鞋,腿上蓋著毛巾被。他看上去蠻瘦,手上的皮膚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亮光。臉上沒有老年斑,頭發梳得整齊幹淨。夫人說他現在頭發甚至慢慢在變黑,說著還用雙手整理著黃的頭發。
在黃大能的記憶中,黃家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的家庭,父主外,母主內,父親整日在外為國事奔波,母親則在家中照顧生活。父母二人性格很是顯明,父親對外是一個外圓內方,非常和氣的人。但在家裏,他又很是嚴厲。母親則非常慈愛,脾氣和善,性情溫文。
黃大能至今還保存著一張母親的照片,和一篇寫於60多年前的文章,文章的題目是《我的母親》。看題目,很像是今天中學生的作文,這應該是一篇從未發表過的文章。
文章的開篇是這樣寫的:“一副圓圓的臉,流露出慈祥、天真、聰敏、能幹、快樂、活潑……我的母親的一切將永遠深刻在我的腦海間、心靈中。”文中記敘了母親善於理財守家,遇事不慌不亂,關照親友,樂善好施,睦鄰親賢的好品德,以及對孩子們無私的關愛,他說:即使在寒冬中,隻要母親踏進家門,溫暖就會遍及全家。他記得和母親最後一次相別,母親告誡他說:“阿能,以後就要少喝酒。”這便是母親最後的遺言。
文章結尾寫道:“大家都說母親福氣好,不對!不對!母親一生不曾好好地享福,12個子女縮短了她的壽命,剝奪了她應享的洪福,痛心啊!我們該怎樣地紀念她?我們將何處去報答她?”
這篇寫於67年前的作文,至今讀來,還讓人眼濡。如同歸有光的《項脊軒誌》,不管何時去讀,何人去讀,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