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黃大能:我的父親母親(3)(1 / 1)

我驚詫於黃大能的文筆,更驚詫於他的字跡,在發黃的信紙上,一排排整齊的行楷,字體各個勻稱,勾畫中正,宛如印刷體,幾乎是書法大家的手跡。即使不讀文章,光看字體,便令人心生欽佩。

黃大能平靜地說:“母親死了,父親讓我們每個人寫一篇文章‘我的母親’,他們公認我寫得最好。我們家字是二哥寫得好,詩是黃萬裏寫得最好,我隨父親。這篇文章,父親說我寫得最好,文筆也好,字也好。”

“他對子女很嚴肅,我們都怕他,小時候聽到父親回來了,小孩子一個一個都躲開了,嚴格得很。”黃大能如是說。

記憶中的父親是個急脾氣:“他性子很急的,晚上敲門,啪啪啪啪,媽媽和保姆都等在那裏,敲了幾下不開,他著急。他整天在外麵,一年四季都是這樣,晚上回來是很累的。我媽媽說,這麼多孩子,加起來還沒有爸爸一個指頭。勤勞得不得了。”

一個合格的父親,抑或說一個嚴父,在家庭教育中,他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定出孩子們的行為規範,也就是製定一個標準,哪些能做,哪些不該!尤其是在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期,譬如說,學前期、青春期、走向社會之前等,定下一個剛性的標準,這個標準不容置疑和挑戰,孩子們隻是執行即可,這樣的教育,往往會事半功倍。

黃炎培一生奔忙,要說教育子女,不可能事事過問,也沒有時間這樣做,但他會抓住要害不放,在培養孩子的習慣上下工夫。

黃家的幾個女兒,都是黃炎培的掌上明珠,但黃炎培從不嬌慣,從小就要求她們自己洗衣服,上中學住校,床單也要自己洗的。盡管家裏請有保姆。

黃大能的初中是在上海楊樹浦滬江大學附屬中學念的。這是一所美國教會所辦的學校,環境優美,教育質量也高,學費也十分昂貴。學生中,很多是富家子弟,不少學生經常坐小汽車上學,穿著講究,氣派十足。黃大能身處其中,自然受到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生活難免沾染上富貴氣息。這當然和我家的經濟條件和我們的家風很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