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兄弟倆遇到的是一樣的問題!而顯然,對官場規則,周建人不是不知,而是不為!
他的夫人王蘊如曾說:“他是個好黨員,但是,當省長對他是極不愉快的經驗,他不能適應政壇錯綜的棋局。”
而地方領導也有言:“原以為請一位有文化素養的知名人士主持本籍省政是適宜的,結果卻反而造成喬峰老人(周建人)和黨(其實不是和黨,而是和某些黨的幹部)的距離。”另一位則講得更直接:“他太單純了。”
用“單純”來形容一個70多歲的老人、一個經曆過大風大浪的學者、一個省長,這反差也太大了。
還是柯靈說得好:“權位是對人性最嚴酷的考驗。權位成為不少革命者生命的巔峰,至此就開始走下坡路,或者滑腳飛墮深淵。許多人坐上權力的黃金交椅,就會膨脹成為可憐可笑而又可怕的霸王。許多人在權位的透視鏡前麵再也掩蓋不住自私、貪婪、卑汙的靈魂。……人的價值觀,如果用真純和正直做砝碼,喬峰老人(周建人)是完美無疵的。但是這種人可以是忠誠的革命者,卻不可能成為城府深嚴的政治家。”
周建人曾對家人說:“我不想做官,也不善於當官,最好當一個大學校長,或者是當圖書館館長。”
為了擺脫這種困窘,周建人在任省長期間,曾多次向中央提出,辭職返京,可惜未能如願。而且,不想做官,卻偏偏越做越大,直至當上了國家領導人。
1980年,周建人再次向中央提出,辭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職務。1980年9月10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他的請求得到了批準,和他一起辭職的還有聶榮臻、劉伯承、張鼎丞和蔡暢。
我覺得,不論在任何時代,按照任何的標準,周建人都是個好人,更是個好官。這樣的官越多,百姓就越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