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誌沉默了數分鍾。
伸手和林風一握道:“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我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還得做出成績,才有希望征服你。”
“能夠這麼想,證明你起碼比從前要成熟多了,很快要離開華風了,有沒有什麼感想?”
林風笑問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很感謝當初你接納了我加入華風,否則這可能還是在十八線小廠子裏,戴著綠帽,給那騷娘們養野種,成為別人的笑話。”
易德誌實話實說。
他能夠有今天,全是林風的恩賜。
進入華風,如同重生。
他不僅在感情上有了收獲,更是在事業上獲得了重大突破,擁有現在的一切。
“咱們是同學,一起努力吧。”
林風伸手和易德誌一握,示意他先去財務看看結算工作辦好沒有,稍後他要開個短會,傍晚要去老丈人家,明天出差,恐怕沒有空給易德誌送行。
“陳總安排財務在核算,那不打擾你忙了,多謝!”
易德誌這才走出總經理辦公室。
林風來到了會議室。
今天召集的高管會議。
企業想要發展壯大,離不開核心競爭力。
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得實現產品多樣化。
華風能夠在短短數年之內,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世界級企業,不是林風一個人的能力,而是多個因素相乘的結果。
這兩年來,他減少了出差的機會,加大了主業的關注和投入。
製訂了企業法規,價格戰略,技術研發,市場調研以及財務機製,等一係列的嚴格製度和標準。
公司也由他一個光杆司令,發展到今天世界五百強企業。
今年,現在才過去了一半,公司的銷售總額已經突破了三百億美刀,創造了華風成立以來的一個全新紀錄。
可是,目前所有的銷售收入,還是依賴通信產品。
正是因為高度依賴通信產品,讓他感覺到了空前的危機。
因為這些產品,很快就要麵臨飽和的狀況。
公司的精算師,已經能夠估算出會球還有多大的市場份額可供華風去爭奪。
這些年來,公司從數字化程控交換機到3G技術,再到今天的4G時代。
看似所向披靡,天下無敵。
實則轉折點已經悄然出現,未來如果再依賴單一的通信產品,很快就會輝煌不再。
可是公司如同一個龐大的機器。
一旦運轉,每天的運營成本擺在那裏。
沒有可持續發展和迅猛發展的產品,公司必然會曇花一現,很快陷入新的危機之中。
互聯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這讓電信市場出現了飽和。
這幾年,華風的崛起,也迎來了全球通信業進入殘酷的淘汰賽製之中。
放眼全球,電信設備製造商由從前的十二家,到今天的四家。
看著這些曾經都是世界級的大型電信設備製造商或被重組,吞並,壟斷而破產,林風的心裏有了嚴重的危機感。
電信市場的擴充空間會越來越有限。
如果沒有新的發展目標,既便是強大的華風,也很快會被社會淘汰。
最近他經常會陷入沉思之中。
經過再三思考,再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公司準備興資進入IT產業。
今天的會議,是一個討論會。
也是一個反思會。
所有與會人員,都是公司的元老,也是在公司立下赫赫戰功的人,是他的左膀右臂。
林風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思考一下。
公司在完成手裏的訂單,爭奪剩餘的訂單同時,如何能夠完成公司的進一步轉型。
他希望華風從致力於電信為主的設備製造商,成功轉型為全能型的IT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