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內,公司不僅希望成為一家技術領先者,還要成為IT產業年入千億美刀級的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
林風發表完,全場一片嘩然。
這簡直就是地獄型的難度。
IT產業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產業,製霸這個產業的是美洲一些大型科技企業。
人才如何解決?
產品需要麵對哪些客戶?
市場究竟有多大?
林風提出的口號是不是有些浮誇和瞎掰。
專注主業,朝著小家電業方向發展,就算不能成為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起碼在國內也有希望成為大型電子產品生產商。
陳婧雯首先提出了異議。
她更傾向公司未來朝著小家電產品來發展。
我們有龐大的人口紅利。
這份紅利,就能夠支撐起華風未來的轉型和發展。
聽到陳婧雯提出這個想法,林風忍不住“噗嗤”一笑。
他能夠理解陳婧雯的想法。
畢竟她是做銷售起家的,從幫著他賣複讀機,後來幫著賣通信設備,再到現在實現全球開設華風旗艦店,都是她的功勞。
正是這些成績,陳婧雯對於電子產品更加看好。
可是IT產業,一直以來由美洲的大型企業製霸,而我們的國人需要支付高昂的專利使用費,才能采購和使用這些IT產品。
知識產權的價值,越來越重要。
我們目前使用的絕大部分芯片,都是來自於矽穀。
林風想打造一個國內的矽穀。
我們以前確實缺人才,也缺資金。
可是現在什麼也不缺了。
要人才,可以麵向全球招聘,也可以和高校合作,共同培養。
十年磨一劍。
他不信華風磨不利IT產業這柄利劍。
他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將最近一些正在構思的想法,展示給了所有在場的高管。
今年下半年,公司將會逐步收回分布在歐洲,北美,亞洲,和非洲的銷售代表。
公司將增設三個核心部門。
最具核心地位的不再是電信設備的研發,而是企業網的搭建。
企業網對於企業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利潤會遠比生產家電產品可觀。
這是一個光明產業。
哪怕實現這個目標的道路可能會很曲折,但是一定會成功。
要想在國際範圍內布局企業網,確實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因為目前全球企業網戰略體係中,大多數戰略據點都被起步更快的國際巨頭企業霸占。
華風更加因此而提升自己核心技術和管理優勢。
隻有這樣,才有可能異軍突起,後來居上,全方位壓製住更多發展國家的國際化企業,提前製霸這個領域的至高點。
所有高管,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林風製訂的華風未來十年產業轉型計劃,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固有認知。
身為高管,他們不是質疑這份計劃的難度究竟有多大,而是要陪著企業主,排除萬難,共同完成這個計劃。
散會之後,林風驅車來到了家中,接上家人前往清水河山莊。
今天是LISA出院的日子,也是楊國雄宴請賓客林風家人的大喜日子。
大家共同慶賀這個小生命的到來。
林風舉起了酒盞,看著楊國雄,敬了他一杯。
這杯酒裏麵,飽含著他對楊國雄的感恩,對生命的感動,對未來無法預知的挑戰,心生敬畏。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一位偉大的企業家,身體內湧動著的是激情澎湃的熱血,是對親人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