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的經營環境異常複雜,麵對的突出矛盾和尖銳問題層出不窮,國企領導者必須具備處理這些特殊問題的特殊能力。
現在做一名國企的領導幹部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國企運行機製和經營環境具有特殊性,要求國企的領導幹部除了要具備很強的經營管理能力,還要具備處理經濟工作範疇之外的一些特殊問題的特殊能力。這種特殊能力在其他性質的企業往往是不太需要的,但在國企卻非具備不可。這也是國企用人特殊性的一種重要表現。
下麵舉兩個能夠說明這一問題的案例。
案例1
在某公司下屬分公司領導班子年度民主生活會上,分公司兩個"一把手"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這在國企是比較罕見的現象。會上,書記先發言,他首先進行了自我批評,談了兩點:一是由於自己過去是做技術工作的,對黨務工作業務不熟,發展黨員做得不夠,組織學習不夠;二是發揮班子整體功能存在嚴重問題,民主集中製執行得不好,重大問題不能通過班子研究和職工代表大會討論,作為黨委書記負有領導責任。話鋒一轉,書記嚴厲地批評了經理,提出了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一是公司明確要求領導幹部調動不能從原單位帶人,經理卻違反規定,帶了幾個人過來,致使機關超員,況且這幾個人不是搞技術的,連初級職稱都沒有,來了也不上班,也沒帶來什麼效益。二是有事不上黨委會討論,自己定。下發十幾個文件,書記隻知道一個,其餘的都不知道;未經研究就成立經理辦,由帶過來的幾個人之一任主任,他隻是個司機,非黨員,卻管公章;成立項目開發部,也是帶過來的幾個人之一任經理,也是司機出身,不懂技術,卻來領導分公司的幾名高級工程師。三是計劃外裝修工程。書記沒簽字,也搞了。四是盲目開發新項目。我搞了多年技術工作,在總工程師崗位幹了好多年,分公司的副經理們也是專家,根本不請教我們。有個項目,明知落後了還要上,投產就損失。五是花錢存在問題。賬上的資金與去年交接時差很多,那錢都花哪去了?六是班子在群眾中的威信太低。在去年的年度民主測評中,分公司全體職工參加,我的優秀稱職率很低,我認為這是我一生工作中最大的恥辱,經理優秀稱職率剛過50%,副經理優秀稱職率也很低,說明班子在群眾中的形象已經很差了。經理接著發言:去年超額實現了銷售收入和利潤指標,較以往都有所增長。有些事情事先與書記溝通過,書記也同意了,在班子會上宣布時書記又說不算數,不承認了。書記不常上班,來了又罵人,我難以開展工作,因為黨委成立晚,我有事都與副經理商量,書記很多時候是"賣傻",那個新項目也是申請到了專利的,試驗效果較好,要大麵積推廣的。因為工會組織沒成立,沒法開職代會。開生產碰頭會討論事情,書記一次也不參加。我從原單位調人來是事實,副經理也批了,我調來的那些人都是人才,有的是帶項目過來的,這些項目也是公司肯定了的,有的是計算機人才,能做網頁,有些大公司要過,也是公司副總經理介紹來的,對他們的工作我是滿意的。一名副經理發言:兩位主要領導溝通少,這是不對的,經理深入基層少,帶來的幾個人帶頭不上班,有的開飯店,不好好工作。另一名副經理發言,說了幾個"不理解":主要領導分歧嚴重,新班子成立不久公司紀委就來調查書記的問題,分公司下屬廠店有的不交管理費,說是經理點頭的,現在也追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