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因人下藥。孟有田基於對秦憐芳的了解,想出了對付她的辦法。那就是根據秦憐芳爭強好勝的性格,又刺激又嘲諷又哄弄,使其沉浸於戰勝自己的心理。
而且,秦憐芳對孟有田是有感情的,孟有田對此當然不是沒有察覺,也就不是很擔心秦憐芳與自己徹底鬧掰。反過來說,孟有田對秦憐芳是不是也有感情呢,答案是肯定的,盡管他根本沒有再添一房老婆的打算。
況且,再有一年多的時間,孟有田就會讓秦憐芳驚詫於自己的能力,不敢說就此俯首貼耳,徹底聽命,也能讓秦憐芳基本上隨著自己的指揮棍轉。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理想王國。當人們高呼著似乎十分崇高、聖潔的宗教意味的口號時,腳下踏著的卻是利益的軌道
孟有田知道這一點,也必須讓秦憐芳知道,盡管這是個長時間的工作,但他對此還是有信心的。
別人看到了,我已經在籌劃;別人在籌劃,我已經開始行動;別人行動了,我已經賺錢了。靠著先行一步的優勢,孟有田在一九四九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大再生產,繼續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向前奔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英國采取了明智的行動,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港商迅速充當了新中國與外界貿易往來的中介人,對中國大陸的轉口貿易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而此時香港的人口在迅速增加,已達二百五十萬以上。大量到來的移民為香港製造業和其它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而又廉價的勞動力。而大陸解放前夕,內地的大量資金、設備從上海、廣州等地流入香港,並帶去了技術和管理人才。
資金、技術、設備、勞力以及市場等條件,已經使香港逐步獲得了工業化所必需基礎,但從轉口貿易向工業化轉型還沒有完全開始。在轉口貿易依然是香港的支柱產業,大多數人還在樂觀地從中賺錢的時候,孟有田開始向勞動密集型產業注入大量資本。
服裝製造,玩具製造,其實孟有田手中的產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現在隻不過是擴大再生產而已。不是所有賺錢的行業都要插一腳,孟有田要把手中的這兩個產業做大做強,在已經有了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的條件下,再加上資金的扶持,這已經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了。
雖然孟有田一直在積累財富,準備在合適的時機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但此時的資金卻並不缺乏。首先是孫大拿,然後是秦家,一個是看著孟有田賺大錢眼紅心熱,把家中積蓄拿出投資;另一個則是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想得到孟有田的指點。
吸納多方資金,使企業向股份化轉變,然後再推動上市圈大錢。對於以後的發展思路,孟有田已經了然於心,對於孫家、秦家的資金來而不拒,都投到了服裝廠和玩具廠。這兩個工廠已經打開了局麵,玩具廠更是因為握有芭比娃娃和魔方這兩項專利而財源廣進,孫家和秦家對此當然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