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通過了解賣場提升商品毛利額的方法,幫助供應商結合自身產品定價策略,製定出有針對性的營銷手段,以確保自己的利潤空間。
采購的工作就是在業績和毛利之間求得平衡,既要保證業績的穩步成長,又要求得合理的毛利空間,但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會踩上“單杠”——要麼,犧牲毛利促銷售;要麼,就是守住了毛利但銷售下滑。無論哪種都是要被“修理”的。所以,采購的工作實在是不輕鬆,但也不是無法可想。提升毛利額有下列方法可供參考:
1.市調定價法
賣場的“天天低價”當然是要與市價相比,所以采購人員坐在辦公室內按照公司分配的指標僅僅用計算器來定價是絕對不允許的。采購人員隻有經常市調,才能定出合理的價格,不至於犧牲公司應掙的毛利。目前,賣場門店的商品價格基本上有一定優勢,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綜合毛利率比我們的競爭對手低3%~6%不等。各地區公司應在價格不調漲的前提下,再壓低進價,提升毛利率,以確保公司的利潤。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市調定價法是定價與提升毛利額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2.商品結構法
在一個正常的商品結構組合中,會規律性地出現ABCD的分類。假設某一個商品大分類的毛利率指標是10%,現在舉以下幾個例子:
例1-1:
分類品項數銷售額
占比(A)毛利率設定毛利率(B)毛利率貢獻值(A×B=C)毛利額
貢獻度
A類10±3%50%大分類指標的60%6%3.0%30%
B類20±3%30%大分類指標的100%10%3.0%30%
C類65±3%20%大分類指標的200%20%4.0%40%
D類5±3%0%大分類指標的200%20%0%0%
總計100%100%大分類毛利率指標10%10.0%100%
在例1-1中,A類商品的毛利率設定在6%(即大分類毛利率指標10%的60%),而B、C、D類分別設定為10%、20%及20%。
當然,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毛利率調整。
例1-2:
分類銷售額(A)毛利率設定毛利率(B)毛利率貢獻值(A×B=C)毛利額
貢獻度
A類50%大分類指標的50%5.0%2.5%25%
B類30%大分類指標的110%11.0%3.3%33%
C類20%大分類指標的210%21.0%4.2%42%
D類0%大分類指標的210%21.0%0%0%
總計100%大分類毛利率指標10.0%10.0%1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