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以晉商為代表的古老錢莊已經退出金融界,全國的銀行業剛剛興起,有通商浚川源、浙江鐵路、興業等幾家銀行,勢力均不夠雄厚,而資本雄厚的各帝國主義國家在我國開辦的銀行對它們嚴重擠壓。
走向危亡的清朝,政治日益腐敗,各帝國主義國家乘虛而入,大肆進行經濟侵略與掠奪,外商銀行顯然起到幫凶的作用。
梁士詒製定的銀行38條得到批準後,交通銀行在1907年底正式成立。交通銀行的官股雖然來自船運、鐵路、電力、郵政,但主要還是由梁士詒主管的5條鐵路提供,梁士詒為創立該銀行做了不少努力,因而被任命為交行的幫理。實際上,因為他掌握了主要的金融來源,也就控製了該行。
不久,五路提調處改為鐵路總局,梁士詒任局長。身兼局長與銀行幫理二職的梁士詒利用手中的權力,在銀行與路局不斷安插自己的人,使交通係的勢力不斷壯大,梁士詒也因此身價倍增。
此時掌握7萬北洋軍的袁世凱已構成對清朝的威脅,遭到清廷的猜忌。1906年清廷成立陸軍部後,將北洋軍6鎮由陸軍部收回4鎮,對袁世凱也以“患足疾”為借口令其回老家“養病”。
新任的郵傳部尚書是徐世昌,在其庇護下梁士詒得以留任。1909年,梁士詒補郵傳部左參議,仍管理鐵路總局。為使路局的辦事效率更高,梁士詒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使該局的官僚習氣得以改變。
1911年,盛宣懷任郵傳部尚書,想將尾大不掉的梁士詒權力收回,一些對梁士詒不滿的人乘機參奏梁士詒驕橫跋扈、結黨營私、公款使用不清,要求將梁士詒撤職。盛宣懷便下令對梁士詒進行調查。但不久武昌起義爆發,盛宣懷被革職,撤梁士詒的事即罷休。
汪精衛謀炸攝政王獲釋後,暫住北京騾馬市大街泰安客棧。梁士詒與汪精衛的哥哥汪兆鏞是鄉榜同年,便憑此關係去見汪精衛。表麵上是對國事交換意見,實際上是奉袁世凱之命前往拉關係,為以後與革命黨人合作當說客。
(二)問梁秘書長去
袁世凱雖被逐回原籍,但他與圍繞在自己周圍的北洋軍事將領形成了一個封建軍事集團。清廷實際上沒有掌握北洋軍,北洋軍繼續控製在袁世凱的手中。
北洋軍屬於新軍主力部隊,不同於清朝的八旗兵、綠營兵、練勇等舊軍隊,這是一支受過西式訓練,使用西方新式武器,在當時最有戰鬥力的清朝軍隊。武昌起義後,為了鎮壓風起雲湧的革命,清廷不得不起用掌握北洋軍的袁世凱,幻想袁世凱能為清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