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三,加藤清正與鍋島直茂突犯安康,明軍被殺二百二十餘人。
十一月初九,明朝都司張三畏抵達王京。
十二月初七,明神宗委任顧養謙為薊遼總督兼理朝鮮事。
萬曆二十二年(1594)
三月二十四,內藤如安到達北京城。
七月初四,明神宗任命孫礦為經略。
九月十四,朝鮮國王李昖上疏明神宗,請許封豐臣秀吉。
十月二十三,兵部尚書石星上疏明神宗,請求封貢日本。
十二月十四,明神宗在午門樓召見內藤如安。
十二月二十,石星審問內藤如安。
萬曆二十三年(1595)
正月十三,石星遣陳雲鴻、駱一龍入釜山倭營。
正月二十一,明神宗頒發封倭國書,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
正月三十,明神宗下詔,任命李宗城為冊封正使,楊方亨為副使。
三月初二,孫礦派遣慎懋龍、章應龍入釜山倭營。
四月初三,封倭正使李宗城、副使楊方亨渡過鴨綠江。
五月十七,小西行長到日本伏見新城,拜見豐臣秀吉。
七月初九,豐臣秀次被解除左大臣、關白職務,流放高野山。
七月十六,豐臣秀次切腹自殺,年二十八。
七月二十六,沈惟敬上報石星,說日本人焚柵燒營,撤軍渡海。
十一月二十一,李宗城自密陽前往釜山。
萬曆二十四年(1596)
四月初三,李宗城自釜山逃出。
四月十五,李宗城從慶州回到王京。
五月初四,明神宗改令楊方亨為冊封正使,沈惟敬為副使。
五月初十,加藤清正撤出西生浦。
六月十五,小西行長協同沈惟敬、楊方亨自釜山渡海去日本。
八月初五,朝鮮黃慎自釜山出行渡海。
閏八月十三,日本大地震。
閏八月十八,楊方亨、沈惟敬與朝鮮黃慎在日本和泉界濱會聚。
九月初二,豐臣秀吉在名護屋引見楊方亨、沈惟敬。
九月初三,豐臣秀吉讀明朝國書,震怒。
九月初九,楊方亨、沈惟敬被迫離開日本,明、日議和完全破裂。
十二月十七,楊方亨、沈惟敬在釜山登陸。
萬曆二十五年(1597)
正月十三,加藤清正在西生浦登陸,鍋島勝茂在竹島登陸。第二次侵朝戰爭開始。
正月十八,朝鮮使臣鄭期遠等向明神宗奏報倭情。
正月二十五,朝鮮遣使求援。
二月初四,李舜臣下獄。
二月初五,明朝再議東征事宜。
二月十五,楊方亨回北京複命。
二月二十一,豐臣秀吉對侵朝日軍作總部署。
三月十五,明神宗任命楊鎬為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