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有個露台,二三樓的室內麵積大約是一百二三,每層樓有四個房間。
邵伯功分房子的時候,這地方還算郊外,往西邊放眼看去,茫茫的好些農田。
邵伯功沒好意思選那些貴的好的地段,打量城西學校多,就選了當時比較不起眼的城西。
現在隨著學校數量增加,這裏漸漸的已經不那麼郊區了,再看這麵積,實實的就顯得特別大。
邵伯功習慣住一樓,他的房間就在客廳另一側進去,還帶個書房和陽台。從陽台出去可以到北花園,花園裏種著巨大的一棵海棠樹。海棠總有四層樓那麼高,現在正值花季,一樹滿滿當當擠擠挨挨的粉白花朵,蜂圍蝶繞得熱熱鬧鬧。
邵伯功讓給他們一家四口住的客房有樓上的也有一樓的,讓他們自己選。
樓上的房間朝南,其中主臥就在客廳正上方,有個大露台,在露台上可以俯視整個南邊的地界。
一樓的房間一間南一間北,朝南的沒有陽台,窗戶正對著南花園,朝北的陽台也是直達北花園。
南花園以灌木為主,月季薔薇爬山虎,一架一架爬得張牙舞爪——首都的氣候特別適合種月季,基本上隻要不是特別嬌氣的品種,都能活得舒服自在。
邵伯功拿出了相當的誠意,一樓二樓的房子都收拾好了,隨便選。
二叔爺想和邵伯功多聊聊,加上二姥姥腿腳不便,就選了一樓。
他們選了一樓,徐冬陽也就跟著選了一樓,二老住朝南的,徐冬陽帶著徐振龍住北邊,正好徐振龍往院子裏玩耍,進出也方便。
確定好了住處,徐冬陽就開始往外掏東西。
他們帶來的主要是幹貨。熏臘肉,用牛皮紙包緊,稻草捆紮好的,看著還挺客氣。裏頭有兩隻大豬蹄和兩條五花肉是給邵伯功的,一半是二老的心意,一半是洪山穀的心意。山貨,各種瓶瓶罐罐,一樣兩罐,總計二十四罐,裝了三個大盒子,盒子是蘇笑農場給定的,打著古庸農場的戳,有豬肉雞肉魚肉,蘑菇辣椒豆豉。再有些幹貨藥材,都是二老的意思,也都是邵伯功喜歡的那些。
邵伯功指揮邵武東和徐冬陽搬結花兒,看見紅薯粉絲,先拿了來,說:“晚上吃這個,這個好。這幾年我也買了些賣到首都的紅薯粉,和你們那兒的味道不一樣。”
二姥姥指揮徐冬陽揀配菜:“行,就吃這個。老哥哥,咱們吃雞湯燉還是臘肉燉?臘肉燉啊?那冬崽兒,你把那個幹菌子和菌油揀一點,晚上片點臘肉炒一炒,燉菌子和粉絲。”
“曉得。”徐冬陽把晚上要吃的揀出來,剩下的封好放進儲藏室。為了方便後麵的人取菜,每個口袋上用標簽寫了寫是什麼。
邵伯功問:“你們家是冬陽做飯來?”
“是啊,自從冬崽兒來噠,一直是他奶奶講,他弄,搞得利索。”二叔爺說道,“就讓冬崽兒弄飯吧,他到學校去噠就是我弄。老哥哥,冬崽兒的手藝是好的,今晚就讓他掌廚唄。”
邵伯功看著徐冬陽的眼神更加柔和:“確實是個好孩子。他成家了沒?和一起到站的姑娘啥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