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會和一向宗和談這樣的事情,不少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在更多人眼裏,景嗣應該是那種趕盡殺絕絕對不會留下隱患的家夥,像這種放任敵人離開而僅僅隻是因為顧及傷亡這樣子的理由,的確並不是魔王的風格——隻要是他所認定的事情,應該是投入更多的兵力或者再多的犧牲也不會在乎的,對於這種反常,包括在石山戰場上等待作戰的前田利家還有丹羽長秀都感到了一種濃重的不解。甚至是在雜賀方麵的島清興作為妻子也發來了信件詢問接下來的戰略,總之,反常歸反常,不少人對於這種情況還是覺得慶幸的。
石山僧眾們為能夠活下去而慶幸,攻城的士兵們為能夠不用死而慶幸,其他地方的士兵或許也有一點終於不用手染上一向宗鮮血的慶幸成份——畢竟就他們而言,和一向宗作戰是並不情願的事情。唯獨隻有越前的軍團一直高呼著斬盡殺絕的呼聲也被選擇性的無視了,畢竟如果讓私人情感左右了政治的話,那麼這個政治家也是不成熟的。作為現在掌控著織田家很大一部分未來的人,景嗣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說實話,人的感情當中,對於感恩這項東西其實是很容易遺忘的——從政治上來說,“子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的例子已經太多了,比如說如今的安南未來的越南,比如說現在的朝鮮李氏王朝未來的金氏王朝,妄圖在國家之間用恩情來徹底的改變另外國家的想法說實話有一點太過於幼稚了。畢竟叢林法則的確是是適用的。而如果從個人感情上來說的話,那麼也是這樣的,如果在一個人最低潮的時候去安慰並且給予這個人希望,那麼很大程度上都能夠輕易的獲得這個家夥的心。隻不過,這是暫時的而已,如果僅僅隻是因為感恩而和某人在一起的話,等到那種心情消散了之後,感情也會隨之徹底的煙消雲散。這倒並不能說是某方忘恩負義,而是確實的一種人類的特性。恩情的話,是不能持久維係關係的。
相反,仇恨的話,或許才更加容易讓人記住,曆來的仇恨化和敵視教育所能取得的成效,要遠遠高於什麼感恩教育,渴望同態複仇的心情要永遠比感恩的心情強烈上很多,所以即使是景嗣一時的仁慈選擇了讓一向宗獲得一條活路,那麼未來的話一向宗會感激他麼?別開玩笑了,直到約定好的無血開城之日,石山一向宗依舊詛咒著某個家夥,希望他能盡早的歸西——明明是僧侶不去祈禱反而去詛咒,也真是夠有日本特色的了。
曾經輝煌過,讓無數武家懼怕過的一向宗,現在隻剩下不到一萬的殘兵了,加上了家眷之類的,也不過是不到兩萬的數量,在用藏金召集了船隻之後,他們將會出海前往四國尋找新的家園。而數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組成的,就是一向宗最後的希望。
“記住,那就是上條景嗣,現在的公方殿下的臉,總有一天,孩子,你會繼承我的地位然後重新帶領信徒們走向強盛,到了那個時候,你一定要記住向他複仇。如果你不行的話,那麼就把這份信念傳達給你的後代然後傳承下去,世世代代,就算是對方統一天下的話,也一定會有昏庸無能的後代出現。到那個時候,一定要複仇!”
所謂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好,所謂的三千越甲可吞吳也好,仇恨能夠帶給人的力量的確是很大的,這一點景嗣早就體驗過了。而畿內曾近的大名們作為被仇恨的對象自然也是很清楚這一點,坐在自己的船上帶著顯如指著不遠處景嗣那艘豎著他那麵“遠離穢土,欣求淨土”的大旗的時候,證如依舊沒有忘記給自己的孩子灌輸這份力量。留有著力量,期待著將來的複仇,這樣子的模板怎麼看也很有王子複仇記或者某某主角的樣子了,隻可惜,某個家夥不會給他們上演這種逆襲的機會的。
其實也很諷刺的吧,掛著的是欣求淨土的大旗,目的卻是徹底毀滅淨土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