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380 海釣的反擊時刻(1 / 2)

等到米五郎的軍團已經在阿波國傳來捷報,說是已經將三好家最後的抵抗力量基本肅清,目前已經開始圍城準備攻下三好家最後居城的時候,在加賀的島禦台也發來了捷報——說是隨著越後之龍的攻勢,加賀一向宗也已經被逼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了,她還有前田利家已經準備給予那些一向宗最後一擊。而越前軍團本來就因為曆代的仇恨而顯得戰役高張,如果一切順利,那麼一直困擾了戰國武家很久的一向一揆到這裏的話就已經算是徹底到頭了。

雖然加賀一國的話,在“清理”完畢之後是打算放棄給上杉是有一點可惜。但是這也是一種利益交換吧,畢竟織田家領內占有了本來應該屬於關東的甲斐,而作為代價的話,就是加賀一國的渡讓——這種時候勝利的是上杉或者織田?不,是所謂武家這個集體的概念。

而各地有意思的逸聞也不斷的隨著戰報傳來,比如說在四國第一次擔當重任的米五郎左。這家夥雖然的確是在軍略上沒有太大的建樹,換句化說,也就是沒有什麼能夠克敵製勝的計謀,而相同的,以行軍的穩健還有攻勢的沉穩都是值得稱道的。以堂堂之師來擠壓對方的生存空間直到絕望,這種戰法的話的確很有景嗣所喜歡的味道。而他所傳來的逸聞,就包括了四國這裏的抵抗者們的“鐵炮戰對策”。

當然,四國這種國小民貧,加上了屬於小島的淡路國也不過是五個令製國的地方是沒可能真正研究出對應鐵炮這種武器的防範措施的。畢竟這種黑科技,就算是景嗣這裏也沒有,不,像是鐵炮這樣的原始大口徑武器現在的防彈衣也未必能夠起到作用。而所謂的“對策”,就是每一個士兵的胸前掛上一塊木牌,上麵寫著自己的名字好讓被鐵炮從頭部之類的地方轟殺的話也能清楚遺體的身份,這種類似於米帝士兵狗牌一樣的舉措,就是對策了。

戰爭的確是已經失去了矜持,以大內,尼子,毛利為首的西國地方豪族們對於織田家的攻略雖然已經本能的停止了互相之間的攻伐而轉入了領地守備,九州的龍造寺,大友和島津也都是如此,但是這些領地均在七八十萬石左右的地方大名實質上已經不太可能成為除了織田還有上杉之外的第三極了。雖然西國的智將毛利元就的確是在如此的撮合著想要組成一個在石高上不會輸給織田家的聯盟,但是所謂的聯軍的戰鬥力嘛……總之就算是能夠組建起來,也並不是要過於擔心的事情。

比如說現在,景嗣已經把自己的注意力盡可能的投向了西國,說是得隴望蜀也好,這家夥的總之已經想要盡快的解決戰亂之世了,雖然當被濃姬或者少女主公吐槽年齡的時候,他都會說自己隻是二十六歲虛歲二十七而已,但是今年的光秀已經二十四了,說白了,都是一群早就過了能夠觸發劇情當主角的年齡了。他的最大夢想,就是能夠在光秀三十歲前完成日本的支配工作——自己三十歲前的話,他甚至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而現在這家夥雖然心急,但是也很清楚心急根本改變不了任何事情。以關東和關西這兩年的暫時穩定來看,的確兩家都是已經能夠掌控其版圖內最大的動員力了——龍女甚至還有著向奧羽地區發展的心思,但是同樣的,既然是均勢那麼雙方的絕大多數力量都隻能用在防備對手上,為了維持那道過於寬廣的防線,織田家的理論二十萬動員力當中其實也就隻有四萬多常備軍能夠自由調動的。雖然還是很多,不過如果說是用現在的狀態冒進的一路挺進西國的話搞不好就會被西國豪族們的聯軍以麻雀戰的方式很輕鬆愉快的給吞掉。

於是,這家夥的日常,就是呆在淡路國的海灘上安安心心的釣魚——這個被稱為五色灘的地方是一個幾乎天然的沙灘,而且盛產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美麗的石頭而得名,坐在礁石上頭頂著一麵鬥笠然後邊吹海風邊釣魚說真的的確挺享受的。

“哦哦!又有東西上鉤了啊!濃姬,快準備好!”

論到臂力,景嗣可能比不上絕大多數武士,但是釣魚的話還是綽綽有餘了,深吸一口氣然後猛的拉起吊杆,一條大黃魚就如此的被拉上了岸。像是這類到了現代已經變成了近乎滅絕動物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的話,還真是比較容易捕撈的。

“那麼?是直接做成刺身麼?”

“不,這種魚的話在中醫看來是很補的東西哦,放進魚簍回去之後慢慢料理就好。”

“今天你打算在這裏呆到多久?似乎帶了很多吃的樣子,除了飯團外,似乎還有白飯,你這是打算做什麼?”

撐開了唐傘,坐在下麵守著魚簍一邊看著一本來自於明國的小說,濃姬也是一副悠然的樣子檢閱了景嗣這次的補給品,從量上來說,看來是打算在海邊持久作戰了。更加奇怪的是,除了食物和魚餌,這家夥甚至還帶了蠟燭和鬆明。

“今天的話,稍微晚一點,我打算釣到夜裏。然後看到了那艘船麼?等到入夜了我就打算去海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