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亂世,這種事情如果要描繪的話,那麼是很難以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的,畢竟史書是一種高度簡潔而又幹練的東西。而日本的戰國亂世,雖然並沒有到什麼人自相食,易子而食的地步,但是僅僅是饑餓而帶來的拋棄家人的話,那種事情還真的是所見得到不少。
而那一年,是齋藤道三進入了美濃,驅逐了原先的土歧家的一年,應邀收到了朝倉家的請求而同意一起進兵美濃的尾張之虎織田信秀雄心勃勃——對於朝倉來說,他們是不可能得到實際利益的,畢竟美濃太遠,而近在尾張的織田可以利用地理優勢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而那場戰役的結果,也是眾所周知的。
因為道三堅守著稻葉山城,聯軍久攻不下,接著又在後退的時候被道三所伏擊傷亡慘重,也正是這次交手,才奠定了尾張之虎還有美濃之蝮之間的平等地位,也算是側麵的為了之後信秀和道三結為親家的事情做了鋪墊,不過,對於百姓來說,那場戰役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久攻而不下,麵對著堅城沒有火藥,沒有大炮,隻能圍困,而軍糧補給的話,就算信秀也不能免俗的選擇了從富庶的美濃當地“征調”,換句話說,就是縱容士兵們就地搶劫獲取補給,如此一來,遭到了兵災加上了未能好好生產糧食的美濃百姓,在那一年過的相當艱苦。
不能下地幹活的老人們被送往深山等死,而不少老人遇到了孝順的孩子做不出這種事情,也會選擇自己絕食而死留下口糧給家裏其他人,而至於新生兒,尤其是女嬰,在那一年普遍的遭受了很可怕的命運——男孩子長大了還能成為勞力,而女孩子的話,則會成為家庭的累贅很長一段時間,那一年裏,有無數的嬰兒遭到丟棄,其中大多數人的命運,都像是倉皇撤退的聯軍一樣就此消失不見,不過,也有少數父母,做出了相對來說比較正確的選擇。他們把自己的孩子扔在了那些豪族的門前,希望能夠被作為小姓或者說是童養媳來撫養,總之,隻要是活下去的話,那麼就會有希望不是麼?
而那一年,一對一直都沒有得到兒女的夫婦,終於在別館附近的竹林裏發現了一個女孩子——因為秋天的涼風高燒而不退,但是依舊頑強地在竹林裏生存著的時候,作為夫君的竹中家當家竹中久作也是突然想起來了那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總之,並不清楚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那個女孩子被收養了下來,得到了好好的醫治。並且,甚至是在屬於夫婦兩人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後,這個女嬰依舊沒有被拋棄,反而是更加用心的被培養甚至是被指為了下一代的家督。
就這一點來說,這對夫婦還真的像是和傳說當中撿到了輝夜姬的竹取翁夫婦一樣,用心的照顧著這個女孩,視若己出而關懷備至,不過同樣的,和物語的最後一樣,他們所要麵對的,是不得不分開的結局。
醫治實在是太晚了,而後續的療養始終是沒有取得成效——女孩子依舊是一身疾病,然後忍著病痛折磨,裝作一副很乖的樣子,然後跟著養父母學習各種各樣的事情。明明自己都知道自己的人生可能就在明天終結,但是依舊努力的樣子,實在太讓人心疼了。
而作為神官之後的養父母,最後也的確是做出了隻有他們才能做出的選擇。
向竹中家曆代供奉的神明祈願,驅趕走女孩身上的病痛,並且盡可能的延長女孩的生命——就結果而言,神明做到了,但是實際上的話,那樣的願望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
十八歲左右身體就會壞死的結論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成長的速度,在去除了病痛當中屬於“痛”的那一部分感覺之後,卻沒有帶走病痛所帶來的身體虛弱;生命延續的代價,就是成長的緩慢然後不得不在每一天當中花費絕大多數時間來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