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我們廠已經有兩個月沒有開工了,眼前倒是還有點積存,也還能給工人們發了工資,可這日子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說這些話時,袁有成和範耀邦都是一臉的迷茫。
霍從軍道:“你們一點鋼材也不需要嗎?哪怕是二十噸三十噸也成!”
袁有成搖搖頭,“霍廠長,不如我帶你去廠區走走吧。”
一行人繞過辦公樓,往後麵的廠區。
和之前的鋼廠一樣,廠區裏的工人們也是都在嘮嗑打牌,見到廠長書記一起出現,都忙著藏起撲克端正姿態。
車間裏麵,機器設備都擦得油光鋥亮,卻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袁有成道:“你都看到了。”
霍從軍三人都是無奈苦笑,沒有想到,重工業基地都成了這樣……
霍從軍不甘白跑一趟,最後問道:“袁廠長,真的是一點鋼材也不需要嗎?”
袁有成想了想,推薦道:“聽說第一機床廠上個月還做了批東西,要不你們去那裏問問?”
表示過謝意,又問過第一機床廠怎麼走,霍從軍三人又奔赴下一個目標。
那個年代講求的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不管哪座城市,都會配套有相關的產業鏈,看起來是重複投產浪費建設,實則省去了很多物流的費用,也無法產生壟斷。
到了沈陽第一機床廠一問,確實上個月出了一小批產品,不過用的都是庫存的鋼材。
“我們的庫存都還有六百多噸鋼材,哪還敢再訂新鋼材。”何廠長頭疼地說道:“就這點產品也是我求爺爺告奶奶才求來的,為的就是給工人們發點避暑的東西。”
那個年代,每年到了夏天,工廠單位都會給工人發放綠豆白糖,工人們自己可以熬上綠豆粥消暑解渴,這些也用不了多少錢。
不用何廠長多說什麼,單隻這一項就足以讓霍從軍他們明白機床廠的處境。
沒奈何,三人出了機床廠,站在興華北街是茫然四顧。
道路兩邊,包括整個鐵西區幾乎都是企業單位,可照這個樣子看,恐怕全都停工停產了。
“來都來了,不能白跑一趟。我們挨個問問,隻要有一家要貨的,就算沒白來!”
霍從軍打起精神,帶著徐福貴和小劉,邁開兩條腿,開始挨著單位詢問。
整整三天,他們跑遍了鐵西的所有企業單位。
像什麼五三工廠,抗日的時候就建廠了,為了抗日沒少貢獻力量;像空氣壓縮廠,當看到這家單位牌子時,霍從軍大出意外,沒有想到這麼早就有空氣壓縮設備了;還有中捷友誼工廠,是建國之初兩國友誼的象征。
這樣的老牌企業都沒有生產的跡象,其它的單位更不用多說。
霍從軍無力地坐倒在路邊,鬱悶道:“上百家的企業,怎麼會都變成這樣?”
“管理不好唄。”小劉說道,這也是人們的日常見識,一家企業不行了肯定和管理有關係。
霍從軍疑惑道:“一家企業可以說是管理的問題,總不能所有的企業都是管理有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