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匈奴大怒(2 / 2)

忽必勇單於臉色鐵青,緊握拳頭,極力抑製住心中的殺意,陰惻惻說道:“依左賢王的意思,今後你是不想聽從單於庭的號令了?”

左賢王哪裏聽不出他話裏的威脅之意,卻絲毫不以為意。匈奴左部和鮮卑相鄰,匈奴諸多部族本就源自鮮卑,他一向和鮮卑交好,實力並不比忽必勇單於差得了多少,如今又撕破了臉,自是不懼與他。

忽必勇單於將左賢王滿臉不屑,根本不理會自己,愈發堅定了除之而後快的心思,怒極反笑說道:“既然各部都是此意,那就3日。3日後若還不見中行説回返,本單於就親率各部南下,屠盡漢人,直到搶關華夏國的糧草和財寶,方才罷兵!”

“如此最好!隻是各部如今饑寒交迫,早已人困馬乏。屆時還得靠單於親率本部,衝鋒陷陣,我等各部,自然會替大單於擂鼓助威的。”老奸巨猾的左賢王哪還聽不出單於話裏的意思,隨即冷冰冰的道,心中暗自想著“想再讓我麾下鐵騎充當前鋒,借刀殺人,消耗我的勢力,提升你的威望,做夢!”

各部首領也都不是蠢貨,自然明白兩人的言下之意,又怕忽必勇單於讓自己的部族當先鋒,忙紛紛認同左賢王道:“左賢王所言極是,既然大單於定下了期限,若是到時事有未逮,自然該由大單於親自洗刷恥辱,哪有借助他人之手的道理?!”

忽必勇單於這時被逼到了牆角,若是不答應,定會被視為怯懦,被匈奴各部鄙視,自然是威信大減;若是答應了,就有可能被迫讓本部兒郎強攻漢國的鐵壁堅城,為他人做嫁。不管是哪種選擇,都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就在忽必勇單於左右為難之時,守帳勇士走進帳中,遞上一個竹筒,朗聲道:“大單於,國師穀雨已經回程,先命快馬將信送來了。”

嘈雜的帳篷陡然安靜了下來,各部首領麵色各異,麵露喜色者有之,麵色黯晦者有之,左賢王更是滿臉頹敗之色,似有不甘。

忽必勇單於心中大喜,卻是冷著臉,眼中滿是挑釁之色,緩緩掃視了一圈帳內的眾人,直到所有人都閃避開他的眼神,這才不屑的一笑,接過了守帳勇士手中的竹筒。他抽出腰間的寶刀,剝掉竹筒上的火漆,抽出一卷絹帛,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各部首領紛紛望向忽必勇單於,想知道此番又從華夏國搶來多少金銀珠寶和糧食,心中也不斷算計著麾下各部能分到幾成的份子。然而,他們卻發現忽必勇單於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陰沉得不言一發,怒目而視著大家

忽必勇單於看完竹筒後,大怒道;“庶子安敢辱我,召集本部鐵騎!我要屠盡所有漢人!”

各部首領盡皆大嘩,大單於竟然如此失態,惱怒之下竟不惜消耗麾下的戰力,甚至沒心思打借刀殺人的主意,顯然受到了不小的羞辱,必須親手複仇雪恥。

左賢王心中自是狂喜,也不顧及忽必勇單於擇人而噬的凶殘目光,默默的撿起地上的竹簡,拚在一起,饒有趣味的快速讀完,遂麵露譏誚之色,心中冷笑不已:“如此大辱,若是忍下去,我看你還如何有臉坐著單於之位!”

忽必勇單於見狀,不由暗自懊悔自己的失態,正要將竹簡絹帛奪回來,卻見左賢王倒退幾步,將絹帛遞給滿臉疑惑的各部首領,甚至不識字的首領也擠了上來,聽人述說著絹帛的內容。漸漸的,各部首領的議論聲和斥罵聲越來越大,整個大帳亂作一團。

忽必勇單於憤恨的盯著左賢王,卻不敢稍有動作。顯然,待各部首領離開大帳,絹帛的內容很快就會傳遍匈奴族,所有的匈奴人都會審視他接下來的應對,一個懦夫,根本沒資格繼續呆在大單於的位置上。恥辱,隻能用仇人的鮮血才能清洗。

此時的忽必勇單於已經被逼上了獨木橋,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即便眼前是萬丈深淵,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前行。更何況他對麾下的數十萬鐵騎信心滿滿,心中不由發下毒誓,待得血洗屈辱,班師之日,就是左賢王覆滅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