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文成公主入吐蕃(1)(2 / 2)

吐蕃求婚使者等到最後,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這下子難辦了。

使者深知自己的那位讚普雖然智勇雙全,堪為英明領袖,可是有一樣:脾氣不好,打人罵人是家常便飯。這回讚普滿懷期待地對自己委以重任,帶來這麼多財寶,最後事情居然沒辦成,回去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但是對於鼎鼎大唐他又無計可施。

這可如何是好呢?

在從長安回邏些的路上,這位使者一直在苦苦思索。別說,還真被他想出了個辦法。

回到邏些,使者沒敢多耽擱,一路小跑著去見鬆讚幹布,上氣不接下氣地彙報道:“小人到了長安,見到大皇帝。也是托讚普洪福,大名遠揚,大皇帝對小人非常不錯,招待級別十分之高,也同意把公主嫁給尊貴的讚普。然而後來吐穀渾的使者也到了長安,這幫人從中挑撥離間,汙蔑我吐蕃。這樣,大唐對小人的待遇漸漸地越來越低,最後居然不肯通婚了。都是小人無能啊,說不過吐穀渾那幫混球!”

嗬嗬,又見忽悠。

誠所謂殺父之仇,****之恨,不共戴天。

不過,比起一個女人,吐穀渾所控製的青海湖一帶的土地更讓鬆讚幹布朝思暮想。

帶著這個借口,擴張之心一直在膨脹的鬆讚幹布組織軍隊,於貞觀十二年(638年)向吐穀渾發動了攻擊。

可憐吐穀渾被唐朝狠K了一頓之後還沒恢複過來,根本無力抵抗吐蕃的猛烈攻擊,被打得丟盔棄甲,幾乎再次亡國。

獲勝的鬆讚幹布調轉槍口,乘勢率號稱二十萬的大軍繼續進軍黨項、白蘭等羌族地區,並攻擊唐朝鬆州(四川省鬆潘縣)。鬆州都督韓威率軍倉促應戰,大敗而回。鬆州邊境秩序陷入混亂,數個由羌族酋長擔任州長的州府同時倒戈,投降吐蕃。

誌滿意得的鬆讚幹布再次派使者攜帶金銀綢緞之類的聘禮前往長安。有了戰場上的優勢作底氣,這回來的使者可比上次高調多了,聲稱:“公主不來,我們就繼續深入大唐境內,直到見到公主為止!”

太宗李世民得到鬆州傳來的加急文書,搖了搖頭:不知天高地厚。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唐政府對吐蕃的軍事行動展開反擊: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統領右領軍將軍執失思力、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左領軍劉簡等率步騎兵五萬人前往鬆州,迎擊吐蕃軍。

鬆讚幹布很快便嚐到了苦頭:唐軍先鋒牛進達趁夜自鬆州突襲吐蕃大營,斬首一千餘人。

這使得原來以為唐朝是個大而無用軟柿子的鬆讚幹布有些恐懼,再聽說來軍主帥就是當年眼光獨到、消滅吐穀渾的大功臣侯君集,不禁撓頭。加之部下厭戰情緒日益高漲,他決定:收兵,撤!

這次軍事行動讓唐吐雙方都對彼此的實力進行了重新評估,兩國間的關係發生了些許微妙的變化。雙方都意識到,在目前彼此並無直接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和平共處不失為上策。

鬆讚幹布首先做出了調整:他一方麵派遣使者向唐朝對於以前的不快致以歉意,一方麵繼續表達對大唐的仰慕和向往,並再次提出了迎娶公主的請求。

這次前來為鬆讚幹布求婚的不再是泛泛之輩,而是吐蕃的大論(宰相)祿東讚,聘禮也是相當豐厚(對於吐蕃國家而言):黃金五千兩、珠寶數百種。

這次,李世民同意了吐蕃的求婚。一位宗室的女兒被冊封為文成公主,將擇日啟程,前往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