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既出,大家都紛紛附和。蔣介石也就順水推舟,歎了口氣說:“你們怎麼可能團結得起來?今天團結,明天又要鬧矛盾。算了,你們試試也可以。”
話說到這裏,大家就開始組織討論如何把組織建立起來的問題。因為當時與會者的統一製服是黃埔軍校的藍色軍裝,所以該組織便被稱作“藍衣社”。戴笠看時機不到,還是沒有把建議書拿出來和大家討論,而是想著單獨麵呈給蔣介石批閱。可是還沒等蔣介石做出答複,蔣就又麵臨著第二次“下野”的危機。
但是戴笠仍不死心,他相信蔣介石還有重新上台的一天。在他和胡宗南的交談中,他也不隻一次地談到自己對蔣介石的信心和倚賴。他讓胡宗南無論如何也要把他這份心意告訴蔣介石,自己願意為校長出生入死,全心全力維護校長的領導和統治。
胡宗南感慨地說:“雨農你這份心思,相信校長一定會明白的。你放心,我這次前去溪口,一定替你在校長麵前多美言幾句。誰讓我們是拜把的兄弟,我有什麼好處,當然不會少了你那一份。”
戴笠感激地抓住胡宗南的手,重重地搖了一下。仿佛他們兩人的命運也在這一掌之中,牢牢牽係住了彼此。
局勢的控製沒有超出蔣介石等人的預料。在他“下野”沒有多久,接替他出任國民政府領導人的孫科、汪精衛等人,雄心勃勃,慷慨激昂,命令張學良在錦州一帶抵抗日本軍隊的進攻。可是,他們卻無法調動唯蔣介石之命是聽的中央軍前去增援,張學良也對他們非常冷淡。結果,錦州很快失守,東北軍全部撤進關內,東三省遂悉數淪陷。到此時,國民黨內反蔣派別大概才意識到,經過多年經營,蔣介石的地位與影響力已難以撼動。
1932年1月28日,蔣介石複出了。他任命汪精衛為行政院院長,孫科為立法院院長,仍由他自己擔任政府主席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他的這種安排,雖表麵上看起來使權力有所分散,但至關重要的軍權依舊掌握在他手上。他所奉行的依然是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為了進一步加強他的集權統治,防止國民黨內部再次出現反蔣勢力,蔣介石加快了建設與強化特務機構的腳步。“複興社”終於在各方抱著不同目的的驅動下,頗費周章地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