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又要轉學(1 / 2)

當張思楊回到古豐中學時,得知自己的期末考試總分632分,依然是全校第一名。全縣排名由第九上升到第五。郭曉麗總分524分,全校第二名。全縣排名由前兩百名上升至前一百五十名,進步非常明顯。

“張思楊,你參加的那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了嗎?”郭曉麗問。

重生之前的張思楊行事比較高調,個性比較張揚。但重生之後,張思楊的性格似乎變了許多,變得比較沉穩,並不是像以前一有什麼喜事或獲得一點點成功就到處宣揚。不過對於這件事,張思楊還是決定告訴郭曉麗。假如張思楊不對她說實話,那麼她就會認為張思楊看不起她。張思楊並不想傷害郭曉麗的自尊心。

“我的參賽題目是《生死抉擇》,榮獲一等獎。”

很快,張思楊獲獎的消息傳遍了古豐中學,甚至傳到了一中二中。其實對於這件事,張思楊並不想對大家說。但報紙上也會有報道,而且作品將會刊登在《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所以這件事是瞞不住的。既然是瞞不住的,還不如公開的好。

張思楊回到學校半個月後,已經是臘月二十五。學校宣布放假10天,正月初六正式開學。雖說隻有短短的10天假期,但學生們還是很高興,高呼放假萬歲。

每逢過年,小孩們總是喜氣洋洋。張青楊每天看動畫片、放鞭炮、和小夥伴捉迷藏,玩得不亦樂乎。張思楊也13歲了,但卻沒有11歲的弟弟張青楊那樣貪玩,除了走親戚之外,張思楊還是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畢竟張思楊的實際年齡已經是25歲了,畢竟他還有與天鬥鬥、與地鬥、與人鬥的雄心壯誌。張廣廷和王月梅看到兒子張思楊如此好學,不由地心花怒放。

轉眼已是正月初六,高中生已經開學了。開學的第一天後,班主任耿國慶先給大家上思想政治課,說:“雖說現在是補課,但你們一定要認真學習。你們現在已經高三了,今年是決定你們命運的一年。人生的道路很長,但關鍵的就那麼幾步。成績特別好的同學,要繼續努力,力爭考上名牌大學。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要向一本二本努力。其他同學也要力爭考個好的專科。我們的信念是,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諸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其實在整個古豐中學,所謂成績特別好的同學,隻有張思楊一個人。成績比較好的,也隻有類似郭曉麗那麼七八個人,這還包括補習生。其他同學則是大多數,也隻能考個專科學校。重生之前的張思楊就屬於古豐中學的大多數學生之一,於2006年考上一個師專。幸運的是2009年畢業,張思楊就考上教師,成為國家的在編人員。在考教師的大軍中,許多本科生都考場失利,隻能成為代教,一個月隻能領三五百塊錢的代課費。而張思楊一個月的工資是一千七八。其實,張思楊對於重生前的生活也比較滿意,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和大學女友邱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