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閑散王爺(1 / 2)

什麼鬼?

道君皇帝?

青樓皇帝?

昏德公?

李煜轉世……李煜是誰?

嬴政,李世民,趙匡胤這些宋徽宗之前的人,人都麻了。

道君皇帝不說了,青樓皇帝,昏德公一聽不是什麼好的稱號!

那你前麵那一大堆成就,算什麼?

還有最後一句。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趙匡胤感覺自己喝下去的兩杯酒不僅不能暖胃,甚至有些刺骨了,聲音不由得有些顫抖:

“這……這是朕的後代?”

毫無疑問,是的。

畢竟這是宋徽宗啊,總不可能自己這一朝亡的太快,此宋非彼宋吧……

趙光義連忙向前,扶住趙匡胤安慰:

“皇兄,興許隻是有什麼變故,被人給了惡號呢?

你看,宋徽宗,徽是美好,善良之意,能用徽作為廟號,應該……大概,也許,可能,興許,大約不會太差吧。”

隻不過他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同樣啞言的,是此時正在金陵吃瓜的李煜。

“我的轉世?宋,是趙匡胤那個宋嗎?為什麼?這合理嗎?”

前一刻還心心念念想要與之結交的人,突然成了我自己的轉世?這合理嗎?

大秦。

嬴政若有所思的看著神跡中的評價對扶蘇提問:“你看出來什麼了?”

“雖然沒有聽過不務正業這個詞,但從字麵意思來理解,恐怕是沒有做好原本的事吧。

那麼作為皇帝,他的正業顯然不是詩詞字畫,就算是做的再好,恐怕‘皇帝’這一正業,做的不怎麼好。

至於徽宗這一稱號,恐怕隻是他的後輩幫他上的。”

扶蘇略微思考,得出結論。

有些期許的看向自己的父皇。

然而,卻看到嬴政的眼中有一絲失落,似乎並不滿意。

正欲接著說什麼,卻聽到自己的父皇先開口。

“大秦恐怕亡了。”

嬴政的語氣有些落寞。

“宋徽宗啊,宋,而不是秦;而且也並非延續朕不要諡號的規定,哎......”

宣和元年。

原本還高高興興的一眾君臣,當場就尬住了。

眾臣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官家的臉色。

覺得還是不要說話的好。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這不是指著趙佶的鼻子罵他就不配當這個皇帝嗎?

【趙佶,生於元豐五年五月五日,是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的弟弟,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同時也是北宋的亡國之君。】

一句話直接引燃了北宋時期的各個皇帝們。

前麵鋪墊那麼多,居然是個亡國之君?

乾德元年。

趙匡胤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北宋末代皇帝?

朕的大宋竟然亡了!

以方向區分,雖然有可能複辟。

但後麵的南宋,是不是趙家都是兩說啊!

“不孝子孫!別讓朕知道他是哪一脈的!”

熙寧二年。

“十一子?為何會是十一子?”

年輕的宋神宗趙頊有些呆滯。

明明朕的長子不過才剛剛出生而已,那趙煦又該是朕的第幾子?

“等等,朕的兒子是亡國之君?!是變法帶來的後果嗎?朕就不應該變法?還是變法失敗了?”

此時滿是一腔熱血,想要將大宋諸多問題扭轉過來的趙頊有些六神無主,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陛下,如今神跡降臨,我們應當根據神跡所顯現的未來,進行改變,而不是自亂陣腳。

如今的大宋,變法勢在必行!”

王安石立即出言,他自信變法勢在必。

隻要變法成功,大宋一定能富強起來。

隻有變法成功,大宋才能改變現在的格局!

隻是這宋徽宗的未來,變法真的成功了嗎?

【趙佶出生前,宋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歎訝。”

後世有人言:“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

也有人說趙佶乃是李煜轉世,來報複趙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