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相,虛妄不實,皆是因緣相續之假。若夫聖人所得之法,則是真常。真者真實,離迷情、絕虛妄,是曰真實。常者常住,法無生滅變遷,是曰常住。真實常住,故曰真常。世間萬物都具備真常性,比如太空有序運排列所受他力,即為真常性,宇宙萬物所顯各異,隨緣變化,屬於無常相。其具有真常不變的特性,我們可以稱呼為萬物主,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刹那不住,謂之無常。無常有二:一刹那無常,謂刹那刹那有生住異滅之變化也。二相續無常,謂一期相續之上有生住異滅之四相也。無常通常實相不二,比如有人悟道了,表相看起來和普通人一樣,實際不一樣,因為悟道的人內在的常性是不動的,守恒性。
俗以為鬼名。陳裕詩曰:‘一朝若也無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又稱呼無常鬼,這是人性煩惱所致,時而人時而鬼,無常而無智,通常是具備鬼性不實狀態,大多表現在身口意。道家對無常不實,稱之為魂魄人,陰氣製陽,則人心不清淨,無常的後果,就是煩惱聚集,全身不通,酣睡多夢,無常人一般很少有愛心,如太空流星一樣,因為質量的單一,恒守不夠,容易亂竄,早亡,人也一樣,一旦無常發作,如果生氣,性格隨之就變了,無常性通常,由以下幾點造成的,怨,惰,腦,怒,哀。這五種暗雜是魂魄人的特性,如果我們用心觀察,都會發現的。
真常守恒性,是萬物的共性,需要內顯變化才能產生,有人說嬰幼兒最清淨就是這個道理,成年人為什麼不能清淨的根本原因,除五毒以外,就是暗雜積怨造成的,通常需要需要修六度才能得到緩解,如果一個人不修行六度,達到萬行是不可能的,萬行就是智慧行。古人用八德供養利人天來表達六度的重要性。我們平時無法了解自己的習性,甚至煩惱來了自己都不知道,別說施舍重愛,義薄雲天都不具備,這就是怨,惰,腦,怒,哀給自己造下的麻煩,陰陽不定,五行不恒。
修行需要真常性,培養大公無私非常難,尤其這個社會,隻能做到人人為我,而無法做到我為人人,而大乘不然,我為吾性,性為諸眾,這是通過培養愛,得到的,厚德載物就是此意,一個人如果能夠承載性德,必須具備足厚的愛,沒有愛始終是魂魄陰陽性,無法自在。
無常都是憂患意識嚴重,生怕自己受傷,不知道真正傷害你的是你自己,與別人無關,所以造聖道中,隻講大愛,而不講染著。一旦愛心成立,常性生起,一切盡收眼底,可知道修行與修性是多麼的重要,過去講輪回性,大家都會懷疑,現在科學家發現輪回性的存在,是真實的,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