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依著周晨在醫院睡了一覺。
原來的空床今天已經搬進了一位老人,林白將簾子拉上和周晨擠在一張床上,病床很小,兩個人擠上去勉勉強強,林白自然也沒有睡好。
醒來時發現才過了半小時,又急忙收拾東西,將周晨的換洗衣物裝進袋子,然後又下樓在附近的水果店買了些新鮮水果,最後陪著周晨又聊了會天才去公交站坐車。
鄉裏的公交車班次很少,林白等了半個小時才迎來一趟,已經到了下午,車裏的人不多,基本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林白在其中有些突出。
車行到一個岔路口時停了下來,一對頭發花白的老人互相攙扶著走了上來,他們投了幣,司機就猛地將車門關閉,利落地發動車子,兩位老人差點跌倒。
然而車上的人似乎都無動於衷,他們幾乎都是漠然地望向遠方,偶爾開口說話也都是帶著方言的抱怨。
這些都是從醫院公交站台上來的人,手裏拿著醫院的報告單子和各種藥品。
他們疲憊而麻木,被動著承受著病痛和衰老帶來的痛苦,無人可以傾訴,也無人可以分擔,因為大多數村子裏的人都是如此。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林白也和醫院裏的醫生護士有了不少接觸,他們幾乎都是本地人,畢業以後就留在醫院上班,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各個村子的老人。
據這些護士所說,大多數來看病的都是留守老人,子女多在外地工作,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老人並不會直接來醫院看病,通常就是自己去小診所開藥治療,實在忍不了了才會來鎮上的醫院做個簡單的檢查。
也許對於年輕人來說,去醫院做一次檢查的錢並不算什麼,可是對這裏沒有固定收入的老人來說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在他們的觀念裏看一次病的錢可以買好多東西,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輕易踏足醫院。
大概,這就是周晨他們想要做的吧,開設義診,免費看病,讓更多的老人享受醫療服務,讓老人不再為著病痛和經濟的雙重掣肘而痛苦不已,可是,這樣的義診又能管得了多久?
年邁的老人已經找到位置坐下,爺爺將奶奶手裏的包裹接過,放在腳下。
然後目光隨著車窗外的景物流向遠方,包裹又被重新拾起,又是慢慢的下車,然後司機師傅利落地關門,下一位等待乘車的老人則站在路邊揮舞手臂。
林白下了車,還要沿著公路下的水泥路走上一段。路上遇見阿婆,正背著竹簍裏麵是剛采摘的新鮮蔬菜,蘿卜,紅薯,還有些林白並不認識的綠葉菜。
“阿婆,我幫你拿啊。”眼見著婆婆將要搖頭拒絕,林白一個閃躲就來到婆婆後麵強勢的將背簍扒拉下來,然後放到了自己肩上。
遠處的夕陽下,已經有炊煙升起,林白和阿婆一老一小慢慢往家裏趕去。
司機大哥在幫著阿爺劈柴,林白就主動幫忙洗菜,就好像以前暑假時幫著外婆洗菜做飯一樣。
阿婆親熱的和林白聊著天,言語間顯然將林白當成了自己孫女。
她說自己也有個和林白差不多大的孫女,是大兒子生的,今年在外地讀高三。小時候大兒子兩口子都在外麵打工,就將孫女交給她和老伴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