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盟主(2 / 2)

誰知,青青卻奪過袁承誌手中的茶杯,將茶都潑到地上。並將袁承誌推出門。

袁承誌心情煩悶。向山宗舊部的孫仲壽等人提出,為了避免武林分裂,自己退出武林盟主的爭奪。

眾人反對袁承誌的意見。孫仲壽等人痛哭流涕,情緒激動,勸導袁承誌應當像父親袁督師一樣,以大義為重,不逃避重擔。

如果武林盟主落入奸佞邪惡之徒手中,將危害整個武林。袁承誌見狀,答應全力奪取盟主。

袁承誌心情複雜、難言,獨自在鬆林中靜坐。用金蛇劍在鬆樹上刻下了一個“義”字,勉勵自己勇挑重擔。

安大娘帶著安小慧和崔希敏繼續在泰山腳下,等待著李岩等人到來。

推選七省武林盟主大會舉行。各路英豪紛紛推薦自己認可的盟主。有推薦孟錚的、有推薦焦公禮的、有推薦程青竹的、有推薦十力大師的、有推薦七十二島盟主鄭起雲的……各路英豪或謙讓、或推辭、或表示願挑重擔。

言辭激烈時,不免還有兩三人動起手,比試一番。幸好被眾人勸開,沒有釀成混亂。

焦公禮和沙天廣各自推薦,爭執不下,卻最終發現,原來兩人推薦的都是同一人——袁承誌。

山宗舊部也舉賢不避親,力推袁承誌,有旁人議論袁承誌太年輕,難以服眾。山宗舊部點明袁承誌真實身份:袁崇煥之子!

眾人驚愕、啞然。阿九大吃一驚。轉身,悄然離去。

孟錚不願就此放棄爭奪盟主,站出來,願意領教袁承誌的武功。

袁承誌再三推托,無奈,孟錚毫不相讓。逼袁承誌出手。

袁承誌為免傷江湖和氣,招招留意,並未出盡武功,但孟錚仍不是對手。數招之後,落敗。

孟錚羞愧難當,轉身離去,含恨下山。眾人歡呼袁承誌獲勝。

阿九獨自在鬆林中徘徊,心情複雜。用劍在鬆林上刻下一個“情”字。沒想到,阿九刻字的那棵鬆樹就是袁承誌曾經刻字的鬆樹。

“情”與“義”兩個字分別刻在樹的兩麵。卻彼此不知。 盟主大會上,眾人正要歡呼袁承誌成為七省盟主。

突然,一陣放肆狂笑從天而至,玉真子持劍飛身來到。眾人剛才忙於關注袁承誌與孟錚交手,竟然不知道玉真子悄然而至。玉真子提出,既然是選武林盟主,就該是武功最高強者。

玉真子並不多言,出招揮劍,與袁承誌戰在一處。幾招之後,袁承誌突然從劍招上,發覺此人正是在南京時蒙麵救走太白雙英的奸人。

但玉真子狂妄笑言,誰贏了,誰就是盟主。既不否認,也不承認。 玉真子又上前,繼續與袁承誌戰在一處。

袁承誌與玉真子大戰,依然難分高下。忽然,玉真子抓住袁承誌破綻,占了上風。

玉真子正要上前,加害袁承誌,被一聲怒嗬製止。木桑道人趕到,怒斥玉真子投靠滿清。

玉真子毫不隱諱,狂笑大言,既然你們是反明,要推翻崇禎。那麼,就是和自己同道。

自己也是反明,推翻崇禎。不過,自己是在山海關外反大明。如果大家推舉自己作盟主,就可以和自己一樣,大把金錢、美女,錦繡前程。

眾人痛斥玉真人無恥敗類。群雄欲望出手鏟除玉真子。被袁承誌勸阻。

玉真子既被眾人識破真麵目,又有木桑道人在一旁,心神不寧,漸漸地,玉真子處在了下風。

最後時刻,袁承誌用金蛇劍削去玉真子長劍半截,玉真子不敢戀戰,大笑一聲,落荒而逃。

眾人欲追擊。被木桑道人勸阻,小心被玉真子暗算。泰山上,袁承誌高舉金蛇劍,眾人歡呼,袁承誌正式成為七省武林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