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表麵平靜,心中一片狂喜,他趕緊謝恩領旨,出宮後即刻收拾家小、召集關、張等將,領取曹操撥付的五萬精兵,片刻不停,星夜馳往徐州。其緊張與匆忙,竟令關、張也頗感詫異……
月下城外,國舅董承潛行到十裏長亭送行。他含淚告訴劉備:陛下助你龍出生天,此後漢室安危榮辱,就要托付於你了。劉備顫聲立誓:此去定當召集天下英雄,舉義討賊,光複漢室!
宰相府,黎明前響起猛烈的叩門聲。謀臣程昱、郭嘉倆人剛剛得知劉備率兵而去,急見曹操。力諫:劉備人間豪傑,當初他為豫州牧時,我等就勸宰相殺之。宰相不聽也罷,為何容他遠去?此為縱龍入海放虎歸山,一日縱敵,萬世之患!……曹操頓時後悔,立派大將軍張遼、徐晃率鐵騎前往,務必追劉備回朝。
荒野,劉備望見後麵戰塵起,知道是曹操追兵至,急令關張等將布陣。張遼徐晃近前,看見劉備已是嚴兵束甲,關張等更是立馬橫刀,等候廝殺。他倆不敢妄動,客氣地說宰相請劉皇叔暫回,有要事相商。劉備笑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請轉告宰相放心,我不會辜負他!
宰相府,荀彧、程昱等得知劉備抗命不歸,斷定他已經變心背曹。曹操明知如此,卻不肯認錯(曹操從不認錯)傲然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已用之,豈能後悔?他如果叛我,恰好授我取他首級的口實!
在劉備大軍追逼下,偽帝袁術隻剩下殘兵百人,敗守在江亭一座廟宇中。劉備圍而不攻,遣人送入一封書信。信中告訴他:你雖然篡漢竊位,但我卻不忍殺你,盼君自決,不辱威名。袁術觀後歎息:劉備是個忠厚人哪……袁術饑渴難耐,喚侍從取蜜水解渴。侍從悲道:隻有血水,何來蜜水?袁術仰天大吼一聲,吐血而亡!……劉備進入廟宇,他從死去的袁術懷中掏出那隻傳國玉璽,撫摸著歎息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被這禍物害死啊!
宰相府,一將奉上傳國玉璽,稟報:劉備把傳國玉璽敬獻宰相,卻扣下兵馬不還,說要留用協助徐州牧車胄將軍駐防徐州,為宰相抵禦袁紹。曹操頓時憤怒,嚴令車胄:劉備一旦抵過徐州,即刻剿殺,提頭來見!然而,曹操敕令剛剛發出,便有急報傳來,關羽竟然用曹操的兵符賺開了徐州城門,斬了守備將軍車胄,徐州重入劉備掌中。
曹操震怒之下,舊病複發,頭痛大做,劇烈難支。侍從急喚太醫吉平入治。曹操這一痛,便是數日不起……
劉備重據徐州後,士氣大振,急使孫乾投書袁紹,傳達獻帝旨意,約請他共同舉兵剿除曹賊。
袁紹得信,猶豫不決……在許攸、審配等謀士鼓勵下,他意識到現在是與曹操爭天下的最佳時機。因為:此時袁紹雄居四州、獨占巔峰,曹操尚處上升時期。如果遷延日久,坐視曹操漸強,及至與袁並立,那時就勝負難料了。袁紹終於決心“奉旨討賊!”他即令文士陳琳撰寫檄文,起馬步精兵三十萬,拜顏良、文醜為大將,向黎陽進發,與曹操決戰!
宰相府中,曹操頭痛日重,呻吟不止。長子曹丕、次子曹植侍於榻旁。部下執一布告匆匆入報,說袁紹發布《討賊檄文》,起兵與明公決戰。曹操歎息:這我早有預料。曹操令曹丕把《檄文》念給自己聽。萬不料,這竟然是一篇燦爛輝煌的雄文,勢刀奔馬、氣貫長虹,字如刀劍,句如投槍,甚至把曹操祖宗都罵進去了(劇本將引用部分精彩文句)……曹操驚出一身冷汗,連頭痛都不藥而愈。他取過《檄文》再三頌讀,竟然愛不釋手,將陳琳驚為天下奇才!之後訓責兒子們:此文足可抵十萬大軍,你們為何就寫不出如此篇章?……曹丕、曹植慚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