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緩解做人壓力
每個人在社會上忙忙碌碌奔走,都希望有一天能夠“出頭”,可是古人早有告誡:“煩惱皆因強出頭。”這一句話可說是社會生活的經驗之談。畢竟,人想“出頭”是天經地義之事,不想“出頭”的若不是有意淡薄名利,大概就是自暴自棄了。特別是在現在自我心理壓力、社會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情況之下,要想逃出“出頭”的個人信念是很難的。
因而在這裏,保持低調,是一種風采,它雖然含蓄,卻似一株風動的鮮花,令人在賞心悅目之時如沐春風,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低調,是一把太陽傘,讓你坦蕩蕩地逃避身邊的災難,使對方在“解恨”的同時放過你。
低調就是這樣,它使我們輕鬆地生活工作,使我們快樂地化解人際壓力。
鬆下幸之助,一個隻受過小學4年級文化教育的窮孩子,卻成長為驕人的鬆下電器創始人,首屈一指的“經營之神”。是什麼促成他現今的事業?這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的態度,不管對待什麼樣的人,鬆下幸之助總是保持一種非常謙遜的姿態,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他贏得了眾多促使其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鬆下要求自己的業務員要定期對客戶進行詢訪,如電話詢問。鬆下的業務員會非常親切地對客戶稱呼“您好”,且一定會對客戶表示感謝——“您購買我公司的產品,我們十分榮幸”,還會主動表示關懷——“不知我們的產品您是否還滿意,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等。如是上門服務,鬆下的員工一定會非常抱歉地說:“給您添麻煩了,我們一定盡快修好送來。”修好以後,通常會再次詢問:“您還需要什麼幫助嗎?我們順便為您修理。”在最後還會表示叮嚀:“這是我們在××的地址和電話,需要幫助,請盡管撥打電話……”最令人覺得關懷備至的還在於,鬆下公司在為客戶修理東西的時候,會先送去一台臨時替代品給客戶,為的是避免影響到客戶的正常生活、娛樂等。
鬆下電器正是通過這些謙和的姿態、細心的服務、可靠的品質才贏得了大眾的心,在贏得消費者信賴和青睞的同時,他們與消費者之間也建立起良好的客戶人際關係,而且也構建起鬆下員工與鬆下電器之間輕鬆、和諧、融洽的家庭關係。
壓力無處不在,我們隻有輕鬆地麵對它,樂觀地應對它,才能夠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而如果想要輕鬆、愉悅地處理,或許唯有低調的為人處世姿態方可。
固然,人在社會上尋求“出頭”是一件好事。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出頭也要講究實力、講究機會、講究環境的,力不從心時切不可勉強,時機不到時也不可勉強,環境不佳時也不可勉強,否則不但會給自己造成煩惱,也會給他人造成困惑,這是做事的大忌,也是做人的大忌。
低調從事,做個和事佬
低調的人受歡迎,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其深諳人際交往中的方圓之術。在需要“圓”的時候,低調的人就能圓通一些,從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取得順暢生活的通行證。低調做人有一項藝術必須掌握,那就是打圓場。
打圓場說白了就是做和事佬,打破僵局,調解糾紛,避免尷尬,化解矛盾。有人對和事佬不以為然,甚至心存厭惡,認為打圓場就是耍滑頭,這是錯誤的認識。千萬不要小瞧和事佬的作用,事實上,在生活中做一個成功的和事佬並不容易。
隋朝時,有個大臣叫牛弘,他好學博聞,性情十分寬宏大量。隋煬帝很器重他,曾允許他與皇後同席吃飯,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禮遇,但牛弘依然車服卑儉,對人寬厚謙讓。他不但官場上關係處理得好,而且家庭也搞得十分和睦。他家庭中發生的一件事,可以說明他的為人。
他有弟弟叫牛弼,經常酗酒鬧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後將牛弘駕車的牛射死了。牛弘從外麵回到家後,他的妻子迎上前,對他說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瘋,將牛射死了。”
牛弘聽了,什麼也沒問,隻是說將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妻子做完之後又提殺牛一事,牛弘卻說:“剩下的做湯。”過一會兒他妻子又嘮叨殺牛的事,這時,牛弘才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一點沒有生氣的樣子,臉色像平時一樣溫和,甚至連頭也沒抬,繼續看他的書。
妻子見丈夫這樣大度,感到很慚愧,從此以後不敢再提牛弼殺牛的事了。
因此,牛家一片和氣,再也聽不到閑言碎語,弟弟也因此收斂了不少。
當然,要圓滿地解決矛盾,還需要機敏靈活、隨機應變,不僅要說得巧妙,更要說得得體。做和事佬,打圓場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彼此的誤會、矛盾,締造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也是低調之人所希望的結果。
很多名人都是和事佬的典範,其中聰明人的代表諸葛亮就是一個傑出的和事佬,他曾經運用打圓場的藝術化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幹戈。
馬超歸順劉備之後,由於同樣被封為五虎上將,這激起了關羽的好勝之心,於是他提出要與馬超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