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地質學家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一路上的迷茫和失望,使他由驚慌而變得恐懼起來。無意間,當他把手插進自己的口袋時,摸到了一個東西,那是一個指北針,有了它無疑就能夠更容易在沙漠中找出正確的路線。這位地質學家若有所悟地笑了:原來機會始終都在這裏,隻是自己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從前他忙著詢問別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生活中的逆境是不可避免的,隻要你相信自己,機會往往就在身邊,走出迷宮的鑰匙也許就在你自己的口袋裏。因此,隻要不斷地努力追尋,希望就會出現,在逆境中就可能創造出奇跡。
保羅·泰利斯博士曾經說過:“在每個令人懷疑的深坑裏,雖然感到絕望,我們對真理追求的熱情,依舊生生不息地存在。不要放棄自己,而去依賴別人,縱使別人能解除你對真理的焦慮。不要因誘惑而導入一個不屬於你自己的真理。”
現實中,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生活悲觀絕望,他們認為命運給了他們不公平的待遇。他們責備身外的社會境況,責備他們的生活環境。其實,他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完全是因為他們不良的心態,也正是由於這種不良的心態,才阻礙了他們的成功。低調者認為,既然生命是不可預知的,誰也不曉得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還是應該審時度勢一點、樂觀一點,凡事往好的方麵想,這樣人生才會比較愉快、比較快樂。正因為這樣,他們很樂意承認自己正處在困境中,因為這些困境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但他們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遠景,他們能以愉悅、創造性的態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低調者這種審時度勢,不悲觀絕望的心態,使他們意誌堅強,他們相信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畏懼困難,他們會從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中掌握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並用一種堅韌的精神,審時度勢的態度去等待機會,最終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低調不是做低級人
在社會上生存,保持一定程度的低姿態,有時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敬、認同和支持。當你遇到一個很低的門的時候,你昂首挺胸地過去,肯定要碰腦袋,明智的做法是彎一下腰、低一下頭,讓很低的門顯得比你高就成了。
也許你是有知識的,你是聰明的,你是有文憑的。但是,這一切目前都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創造效益,沒有體現為你的成績,你還是一個沒有資本的人。在社會上,在更多的時候,你更需要別人,你還沒有足夠的資本讓別人需要你。
你需要找工作,需要調動工作,需要開拓更廣泛的人際關係。在這所有的活動之中,你可能都處於一種求人的地位,處於一種必須表現低姿態的情境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首先學會說“小話”。所謂“小話”,就是謙卑的話、低就的話、禮貌的話。
在說小話之前,或許你會擔心別人可能會很傲慢地對待你,會輕視你,會對你視而不見,甚至會侮辱你,把你趕出門去……這樣你就退縮了,就喪失了勇氣。正因為如此,你可能就打出了“萬事不求人”的招牌,寧可忍受不辦事的後果,忍受不辦事的麻煩,把事情擱置起來,也不去說小話。這說明你是脆弱的。你怎樣看待你是一回事,別人怎樣看待你是另一回事。你應該把別人怎樣看待你和你自身的價值分開。
你有一千個理由重視你自己,你有一千個理由看到你的價值。
一個人的尊嚴可以分為內在的尊嚴和外在的尊嚴。一個人外在的尊嚴取決於他的實力和成就。內在的尊嚴不取決於別人外在的評價,而取決於一個人對自我生命價值的肯定,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的尊嚴。
當一個人外在的實力和成就還不太突出的時候,那他尊嚴的支撐就主要靠自尊,即人內在的尊嚴。內在的尊嚴是一個人尊嚴的起點和基礎。一個人首先要有自尊,然後他才能具有真正的尊嚴。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因為上司的微笑就昂首挺胸,因為某個人的白眼就垂頭喪氣的話,那麼他還有沒有尊嚴可言?
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實力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對外在的尊嚴抱過高的奢望,而必須依靠自己內在的尊嚴生活和工作。
當你求人的時候,當你說小話的時候,你的內心的精神支柱應是你內在的尊嚴。而內在的尊嚴是完全擺脫他人對你的看法和評價而獨立存在的。內在的尊嚴是你對你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它和別人的看法無關。
你去求別人,並不說明別人比你更有價值,或說明別人比你更有尊嚴。它隻說明:在你要辦的這件事上,別人由於種種原因比你有更多的主動權。
低調不是柔弱不爭
彎曲絕不是倒下,更不是自我毀滅;彎曲是為了重新挺立起來,暫時的彎曲更是一種生存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