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年7月21日,天剛蒙蒙亮,鄱陽湖的湖麵上,號角響,戰鼓擂!雙方開始在湖麵排兵布陣,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決戰,即將拉開帷幕。
前麵說過,龍灣一戰,陳友諒吃了個大虧。回到江西後,全力研發新的戰船,造出了當時的“超級航母”。
隻見陳友諒的戰船,像一座座小山一樣,四平八穩的盤踞在鄱陽湖麵,甲板上的騎兵們騎著馬,來回遊弋巡邏,這場麵太有震撼力了!
再看看朱元璋的小戰船,在陳友諒長達十五丈,高達三丈的巨無霸麵前,顯得太寒酸了!
但到了這個分寸,雙方都拉開了幹仗的架勢,不打也不行了!硬著頭皮上吧!
但真打起來,朱元璋的水兵你們確實吃了大虧,士兵們看著這麼個龐然大物,任憑它橫衝直撞,拚死抵抗,卻根本毫無還手之力。這就像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對戰一個成年人,隻有挨揍的份了!
首戰,朱元璋的軍隊死傷上萬人!
首戰被狂虐,這在戰爭中是大忌!容易帶來軍心動搖的嚴重後果。所以在曆史上,曆次大戰中,交戰雙方都想要圖個開門紅!
如今這仗還怎麼打?我們的船太小,敵軍船太大,根本無法克服啊!全軍上下唉聲歎氣,認為這仗打得太窩囊!
議事廳裏,直至深夜,一群謀士、大將還在和朱元璋一起討論對策!
正當討論到焦灼之時,劉伯溫站了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我有一計策,不知是否可行……”
眾人豎起耳朵,聆聽這位算命先生的高見。隻見劉伯溫娓娓道來:“敵軍船大堅固,但他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機動性比較弱……”說到這裏,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軍可以化整為零,靈活出擊,不再和敵軍打陣地戰,而是打麻雀戰、襲擾戰,等待時機,再給他來個火燒赤壁……”眾將士恍然大悟,個個又燃起了信心!
徐達領了先鋒印,把戰船劃分成11組小分隊,每個小分隊配備足量的火銃和弓箭。
徐達、常遇春、廖永忠聚在一起,眾將領商定進攻策略路線:“麻雀戰、遊擊戰襲擾,誘你深入,火炮殲滅”。
第二天一早,徐達指揮他的十一支小分隊出發了。按照原定計劃,對陳友諒的先鋒戰船發動了突然襲擊。
陳友諒得知敵軍來襲,心中竊喜:“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還敢蚍蜉撼大樹?”
陳友諒率軍出戰,但是徐達帶著自己的小船隊來回穿梭,實施的策略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就這樣,打了好長一段時間,陳友諒竟然沒占便宜,被徐達的火銃,弓箭殺死了不少士兵。
更讓陳友諒生氣的是,徐達竟然還率領將士衝上了一艘巨無霸,斬殺了近千人!
陳友諒被徹底激怒,集中幾十艘巨無霸,對徐達的小船隊展開圍追堵截。
徐達一看不好,快跑吧!率船隊一路飛奔,後麵陳友諒的戰船緊跟追擊。
徐達一看,陳友諒上當了,進入了我們的伏擊圈。瞬間湖麵火光衝天,埋伏在周圍的餘通海,用火炮進行了飽和攻擊。陳友諒二十幾艘戰船瞬間陷入一片火海。
這一來一往,這一局朱元璋又占了上風。
陳友諒馬上整頓了自己的船隊,巨無霸集中炮火,再一次對朱元璋的戰船發動了猛烈攻擊。徐達的指揮船被擊沉,被迫跑到其他的船上,無法指揮。朱元璋的隊伍十條戰船被擊沉,溺亡者更是不計其數。
又一次對攻,這一局陳友諒占了上風。
這麼來來回回的拉鋸戰,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這麼僵持著,有一個人坐不住了,他的名字叫張定邊。
他是陳友諒的同鄉,小時候兩個人關係就非常的好。此人有勇有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次,張定邊要繼承他老張家敢於拚命的基因,想學習張飛,上演一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大戲。這想法在腦海中冒出,說幹就幹。
張定邊率領三艘戰船直接衝向朱元璋的指揮船!
敵船孤軍深入,毫無畏懼,把朱元璋的將士們都搞懵了,遲遲沒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