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朱高熾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駕崩了歸西了,
時間太短了,短到還沒來得及培養好他的接班人。
作為太子的朱瞻基,在皇帝重病期間,是壓力最大的一個。
既要伺候好皇帝,又要防備他的皇叔朱高煦的奪權。
而此時的朱高煦,在朱高熾重病期間越來越囂張跋扈,再一次的陰謀篡位。
朱高煦安排眼線在京城盯著皇帝的情況,就等著皇帝一閉眼,自己在南京到京城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擊殺太子。這如意算盤打的啪啪響。
但是太子朱瞻基,在得到皇帝重病的消息後,早就偷偷的抄小道去了京城,而且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直到皇帝朱高熾去世了,新皇帝朱瞻基繼位了,朱高煦才得到消息,這一局,朱高煦又輸了,他有傻眼了。
朱高煦這辛辛苦苦的等了幾十年,第一次沒爭得過他的哥哥。
這次好不容易等到他的短命哥哥去世了,他又沒爭得過他的侄子朱瞻基。
這一次,他的耐心被徹底磨滅了!他要起兵造反了,這次一定要反!
就連民間的普通老百姓都覺得,這個朱高煦先生過得太窩囊了,陰謀了篡位幾十年,最後是落了個空,不造反都算不上個男人。
1426年,朱高煦開始行動了。
他派自己的親信枚青,悄悄的跑到京城去找一個重要的人物,希望能遊說他站到自己一邊,一起把皇帝幹掉,自己當皇帝。
這個人就是張輔,和朱高煦有多年的交情。
但是這次朱高煦又失算了,這個張輔何等的精明?
在弄清了枚青的來意之後,直接把他綁了送給了皇帝朱瞻基,去邀功去了。
在張輔的眼裏,他這個好朋友朱高煦,就是個膿包,這麼多年都沒成事,
自己怎麼能跟他一起去送死?
作為皇帝朱瞻基,在得到自己的皇叔謀反的消息後,沒有立即動手剿滅,而是派了個人去跟他談談,希望了解一下他的想法,這事最好能和平解決。
但是朱高煦這時候,已經是欲火攻心,失去理智了,開始狂妄自大的耍起來無賴。
麵對皇帝派來的使臣侯泰,這個朱高煦賤兮兮的跟他說:“沒什麼好談的,有本事讓皇帝派人來打我呀,我是很有實力的!” 這不是明擺著找著挨揍嘛!
皇帝朱瞻基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大臣一致高呼:“揍他!”
朱瞻基問:“派誰去揍他呢?”
“李景隆吧”大臣們極力推薦。
“誰?李景隆?你們說的就是那個飯桶李景隆?這是跟我開玩笑嗎?”
朱瞻基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吧,這人不靠譜,別害我了,這件事還是我自己來吧!”
朱瞻基最終決定,自己帶著大軍去收拾那個無賴皇叔朱高煦。
這個膿包朱高煦,吹吹牛皮,耍個無賴還可以,
但是看到皇帝朱瞻基親自帶兵來征討了,瞬間慌了神。
“哎呀,媽呀!我吹個牛皮而已,這小子怎麼還動真格的了,帶著幾十萬大軍來揍我?”
朱高煦組織士兵抵抗。
但是這些將士們一看皇帝都來了,這還了得,誰敢揍皇帝啊!這可是大逆不道的!於是朱高煦的士兵們跑得跑,逃的逃,剩下的跟著朱高煦跑到樂安老窩去了。
朱高煦命令剩下的士兵擺開陣勢,布滿了火銃和弓箭,想要嚇跑皇帝。
但是皇帝豈是嚇大的?
看著這陣勢,皇帝命令士兵向城內喊話:“隻抓領頭造反的,其他人無罪!”
這意思很明顯了,不該你們的事,沒事趕緊跑吧。
城中的士兵們蠢蠢欲動了,看著朱高煦的人頭都直流口水:“這個人頭能值不少錢呢!”
嚇得朱高煦趕緊給皇帝送了封信:“你可別嚷嚷了,我投降了還不行啊!你再嚷嚷我的人頭就被人搶走了!”
第二天早上,朱高煦早早的命令士兵打開城門,自己要出去投降了。
但是這時候有個二貨手下跑了出來,拉著他的手痛哭流涕:“大王,寧肯戰死,不要投降啊,我不想做膿包!”
“你說啥?你這二貨,作為主帥我都要投降了,你卻要寧死不屈?”遇到這情形朱高煦心裏直罵娘,但是他還是做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我們要誓死守衛城池!”等等。
說完這些話,朱高煦找了條小路,偷偷的溜出城外,跑到皇帝麵前,趴在地上痛苦流涕:“皇帝大發慈悲,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朱高煦的這場謀反鬧劇到此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