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天塌地陷的地震(5)(1 / 3)

(6)(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裏氏8.7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7)(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裏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卷了整個舒曼雅島。

(8)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裏氏8.5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9)(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裏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10)(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裏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1)(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裏氏8.5級,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全球有哪些破壞力巨大的地震

美國舊金山地震:1906年4月18日5時13分。震級約為8.3級。震後的破壞並不是直接來自地震本身,而主要是震後火災引起,大火整整燃燒了3天,燒毀了520個街區的近3萬棟樓房。估計有2000多人死亡。

中國寧夏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千米,極震區麵積達2萬餘平方千米,死亡24萬人。

日本關東大地震:1923年9月1日11時58分。震級為8.2級。東京灣西南部60~80千米的海岸,包括東京、橫濱以及許多小城市50%~80%的房屋完全倒塌。地震引發了嚴重火災,加之適逢大風,而且城市消防設施在地震中損毀,使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共有14.3萬人在這次地震及火災中喪生。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15時11分。震級約為8.9級,是20世紀最大的地震。在此之後一個月中,周邊地區共發生8級以上地震3次,7級以上地震10次。同時,地震引發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地震造成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

中國遼寧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震級為7.3級。由於此次地震被成功預報預防,避免了慘重的人員損失,它因此被稱為20世紀地球科學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跡。

中國河北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震級為7.8級。同日18時43分,距唐山40餘千米的灤縣又發生7.1級地震。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工業城市,破壞範圍半徑約250千米,被列為20世紀全球10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災害之首。罹難者超過24萬人,16萬人受傷。

墨西哥大地震:1985年9月19日7時19分。震級為8.1級。

共有3.5萬人死亡。

日本阪神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5時46分。震級約為7.6級。此次地震使號稱防震設施最好的日本遭受嚴重打擊,許多經過抗震設計的立交橋、高層建築、高速公路被破壞。6000多人死亡。

印度大地震:2001年1月26日8點46分。震級7.9級。這是50年來印度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震區的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不少村莊和城鎮被夷為平地。至少2萬人死亡。

印度洋地震海嘯:2004年12月26日7時58分。震級8.9級。這是21世紀震級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幾個國家,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的索馬裏及毛裏求斯等國。20多萬人死亡或失蹤。

中國汶川地震: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31.0°N,103.4°E)發生8.0級地震。此次地震強度大,波及麵廣。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雲南、貴州、廣西、西藏、江蘇、遼寧、上海等省市均有震感。2008年9月18日中午12點。官方確認,截至此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另有17923人失蹤。

地震死亡人口最多的是哪次

渭河流域的陝西省關中地區,平原沃野,人口稠密,農業發達,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曆史上地震活動強烈的地區。有文字可考的3000年來,已發生4級以上地震40餘次,其中5級以上地震26次,最早的地震記載是公元前1189年的地震。

1556年1月23日北京時間0時左右(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半夜子時)正當人們入睡之際,古今中外地震史上最慘重的地震災難發生了。據記載,地震時“袤延千裏,振撼蕩,川原拆裂,郊墟遷移,壅為崗阜,陷作溝渠,山鳴穀響,水湧砂溢,城垣廟宇、官衙民廬,傾頹推圯,十居其半”。以華縣為中心,西起陝西渭南,東至山西永濟蒲州鎮,東西寬90千米,南北長約30千米,包括華縣、華陰、大荔、潼關等縣在內的2000平方千米,各類建築物幾乎全部倒塌。華縣“堵無尺”,城垣盡塌,州署與城牆俱圮,廟宇傾覆成墟。渭南“公私廬舍、城垣盡圮”,縣城樓櫓牆塹,傾堙殆盡,鼓樓震毀,來化鎮等地磚塔倒塌,縣署破壞後“蒞治者鹹席坐棚下”。華陰“垣屋盡傾”,縣城遭“覆隍之變”,磚塔倒毀,儒學殿舍盡圮。曆代華山封禪、祭祀的西嶽廟“觀宇傾頹”。蒲州鎮“城郭宮室,傾覆殆盡”,州署、撫、按察院的行召、布政分司、文廟、書院及兵備道衙門等,全部倒塌。明代蒲州是山西西南部重鎮,住有山陰、衰垣二王的皇親宗室,經過這次地震,“堂堂钜鎮,一望丘墟”。創自隋唐以《西廂記》的軼事聞名的普救寺及寺內唐塔,也在這次地震中“摧折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