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臨震避難場所。房舍被震壞,需要有安身之處;餘震不斷發生,要有一個躲藏處。這就需要臨時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種帳篷都可以利用,農村儲糧的小圓倉,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劃定疏散場所,轉運危險物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員避震和疏散比較困難,為確保震時人員安全,震前要按街、區分布,就近劃定群眾避震疏散路線和場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資及時轉運到城外存放。
(4)設置傷員急救中心。在城內抗震能力強的場所或在城外設置急救中心,備好床位、醫療器械、照明設備和藥品等。
(5)暫停公共活動。得到正式臨震預報通知後,各種公共場所應暫停活動,觀眾或顧客要有秩序地撤離;中、小學校可臨時在室外上課;車站、碼頭可在露天候車。
(6)組織人員撤離並轉移重要財產。如果得到正式臨震警報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動員和組織群眾撤離房屋。正在治療的重病號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對少數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動員到安全區。農村的大牲畜、拖拉機等生產資料,臨震前要妥善轉移到安全地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車輛要開出車庫,停在空曠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7)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城市發生地震可能出現嚴重的次生災害,特別是化工廠、煤氣廠等易發生地震次生災害的單位,要加強監測和管理,設專人晝夜站崗和值班。
(8)確保機要部門的安全。城市內各種機要部門和銀行較多,地震時要加強安全保衛,防止國有資產損失和機密泄露。消防隊的車輛必須出庫,消防人員要整裝待發,以便及時撲滅火災,減少經濟損失。
(9)組織搶險隊伍,合理安排生產。臨震前,各級政府要就地組織好搶險救災隊伍(救人、醫療、滅火、供水、供電、通信等)。必要時,某些工廠應在防震指揮部的統一指令下暫停生產或低負荷運行。
(10)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在已發布地震預報地區的居民須做好家庭防震準備,製訂一個家庭防震計劃,檢查並及時消除家裏不利防震的隱患。
抓緊時機,科學避震
從地震發生到房屋破壞,一般約有十幾秒鍾的預警時間,大震的預警現象主要有地麵的顛動、地聲、地光,建築物的晃動等。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隻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一定準備,震時又能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空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2)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在家庭中怎樣避震
選擇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躲避,主要有床下、堅固家具附近,衛生間、廚房、儲藏室等狹小空間,承重牆(注意避開外牆)等。
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時注意用被子、枕頭、安全帽護住頭部。千萬不要跳出樓外,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台上去。
在學校怎樣避震
(1)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2)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聽從老師安排,室內學生不撤出,室外學生不要回教室,就近“蹲下,掩護、抓牢”。
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在影院、體育館、商場、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情況是發生混亂。地震發生時,不要慌亂,要保持鎮定,就近躲避。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1)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如果是學生可用書包等保護頭部;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3)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
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群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讓出道路中間部分。
乘客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不要跳車,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在戶外怎樣避震
(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避免家人走失,照顧好老人和兒童。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