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曆史上的重大地震(1)(2 / 3)

地基液化不僅使地麵大麵積沉陷積水成沼,還使地下水產生很高的水壓沿地裂縫噴湧而出,並夾帶大量泥沙塞渠毀田,致使從黃河沿岸至賀蘭山麓均成一片冰海、沙海。特別是寶豐、新渠及各營堡、黃河沿岸,地裂縫寬數米,大水湧出,河水泛漲,一並湧進城鄉,遂成一片汪洋,水深1~2米多,地震時未倒的房屋大多被水淹沒毀壞,地震時未被壓死的人畜大多被水淹凍而亡。

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是慘重的。官署、廟宇、兵民房屋倒塌無存,重要的曆史典籍毀於一旦,災害涉及甘、陝、魯、晉、冀等省47州縣,最遠到河北容城,約900千米。由於這次地震,新建才十幾年的寶豐、新渠二縣被朝廷裁汰,屬地大部歸平羅縣管轄,朝廷撥銀7萬兩用於重建平羅縣城。

1902年新疆阿圖什地震

1902年8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阿圖什發生8.2級地震,史稱喀什噶爾地震。清朝裴景福在《河海昆侖錄》卷4中有此次地震的記載。

大震造成阿圖什、烏恰等18個縣的房屋倒塌3萬多間,死傷1萬多人,損失牲畜600多頭;極震區內的土擱梁房全部倒塌;阿湖出現寬2米的地震破裂帶;托格拉克卡拉亞爾幾條溝崩塌數百至數千立方米,堵塞河穀,形成4~5級跌水,最高落差為5米。阿圖什山錯動,崩塌極甚;新泉如腰粗,噴水冒砂高達7~8米,甚為壯觀,震後形成水泉,至今冒水不止;大震前,氣候、動物異常,地光、地聲等也有前兆。大震後,餘震不斷,延續了10年之久。

地震波及範圍甚廣,東起烏魯木齊,西到塔吉克斯坦的苦盞,南抵和田以南,北達伊犁及俄羅斯的伏龍芝一帶;共倒塌房屋3萬多間,死傷1萬多人,損失牲口600多頭。

由於此次地震應力應變能的釋放較為徹底,極震區內數十年內未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崩塌的麵積達到幾十萬平方米;滑坡體上分布著寬大的密密麻麻的裂縫,其中長40米,寬2米,深1~2米的裂縫占全部裂縫的25%;西羅灣湖灘地最大陷穴的直徑達10米,深2.5~3米;高台縣由於人口少、居住並不稠密,因而造成的損失並不太嚴重,全區倒房11675間,死270人,傷300人。

就在這次大地震中,昌馬下窖石窟的大多數洞窟也被損毀,隻有4座洞窟幸存,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昌馬石窟的4座洞窟。

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晨5時13分,一次8.3級地震猛烈襲擊了美國舊金山及周圍地區。地震的肇因是美國西海岸“聖安德烈斯斷層”的活動。這場大地震僅僅持續了75秒鍾,之後的舊金山幾乎一片瓦礫。

這場地震來勢凶猛,短暫的時間內,高級住宅像積木一樣倒塌下來。舊金山海灣沿岸那些建在沙質土地上的木屋,在地震中全部變成廢墟;位於奈恩斯和布蘭努街上的樓房也大多被震塌。

而那些年久失修的公寓,木料腐朽,在地震中連掙紮一下都不可能,眨眼間就變成了一堆碎磚爛瓦,裏麵的人多數被當場壓死。位於多爾街沿街的房屋雖未全部倒塌,但也都欲墜,麵目全非。在商業區裏,大多數房屋被地震摧毀,瓦礫堆高達四五米。在瓦礫堆中,偶爾露出僵硬的馬腿和變了形的死人頭顱。伯利海岸更呈現出一片浩劫後的狼藉,停泊在碼頭上的許多大汽艇竟擱淺在塌屋的廢墟中。

舊金山市政廳大廈曾令舊金山人引以為傲,是舊金山人花了20年的時間、耗費600萬美元建成的。大廈的鋼鐵圓屋頂由許多高聳的鑄鐵和石頭圓柱支撐。

8.3級的強地震將這座大廈扳倒在街上,圓柱子倒塌時壓死了幾個路上的行人;大廈塔尖天花板和牆壁的碎塊四處亂飛,散落到附近各處。

當時市內有50多處突然起火。勇敢的消防隊員冒著兩邊房屋倒塌的危險,迅速趕到各處現場,扭開水龍頭準備撲滅火焰,卻沒有一滴水流淌出來。人們這才注意到,埋在地下的粗大的地下自來水管全都斷裂了。地下情況和地麵一樣,也亂成了一團糟。

絕望的消防員們束手無策,眼看火勢越燒越猛,隻好利用街麵空隙,拚命阻擋烈火,企圖把大火局限在少數街區內,不讓它向外蔓延。可是市內火頭太多,消防隊員太少,顧此失彼無法如願以償。大火終於失去了控製,火焰跳躍過狹窄的街麵,迅速舐著了對麵的街區,延燒到別的地方。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三夜,吞沒了約10平方千米的市區。消防隊員這才下了決心,咬緊牙關使用火藥在火區周圍炸出一道寬闊的隔火地帶,這才終於控製了火勢,使舊金山沒有像17年後的東京一樣,完全被烈火焚毀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