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之後,忽然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從來沒有見過天日的海底,約15分鍾後又驟然而漲,滾滾而來,浪濤高達8~9米,最高達25米,以摧枯拉朽之勢,襲擊著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城市和鄉村。那些幸存在廣場、港口、碼頭和海邊的人們頓時被吞噬,海邊的船隻、港口和碼頭的建築物均被擊得粉碎。然後巨浪又迅速退去,把能夠帶動的東西都席卷一空,如此反複震蕩,持續了將近幾個小時。太平洋東岸的城市,已經被地震摧毀成了廢墟,又頻遭海浪的衝刷,那些掩埋於碎石瓦礫之中還沒有死亡的人們,卻被洶湧而來的海水淹死。
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為中心,南北800千米,幾乎被洗劫一空。
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衝之外,還涉及相當廣泛的地區。
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地震發生後,海嘯波以每小時700千米的速度,橫掃了西太平洋島嶼。僅僅14個小時,就到達了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到達夏威夷群島時,波高達9~10米,巨浪摧毀了夏威夷島西岸的防波堤,衝倒了沿堤大量的樹木、電線杆、房屋、建築設施,淹沒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時,海嘯波走完了大約1.7萬千米的路程,到達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島。此時,海浪仍然十分洶湧,波高達6~8米,最大波高達8.1米。翻滾著的巨浪肆虐著日本諸島的海濱城市,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灣的船隻、沿岸的港灣和各種建築設施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鄉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還來不及逃離的人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波濤卷入大海。這次由智利海嘯波及的災難,造成了日本數百人的死亡,衝毀房屋近4000所,沉沒船隻逾百艘,沿岸碼頭、港口及其設施多數被毀壞。智利大海嘯還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在庫頁島附近,海嘯波湧起的巨浪亦達6~7米,致使沿岸的房屋、船隻、碼頭、人員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在菲律賓群島附近,由智利海嘯波及的巨浪也高達7~8米,沿岸城市和鄉村居民遭到了同樣的厄運。中國沿海由於受到外圍島嶼的保護,受這次海嘯的影響較小。但是,在東海和南海的驗潮站,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海嘯引發的洶湧波濤。總之,智利大海嘯對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區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壞,其影響範圍之大前所未有。
1970年秘魯欽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生7.6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萬多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欽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嘯的雙重襲擊,損失慘重。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3萬人被活埋。
當時,由於地質與土質條件和土磚抗震性能極差等主客觀原因,房屋等建築物像豆腐渣一樣,紛紛崩解、坍塌;盡管地震時值白天,並有沉悶的“數萬汽車發動”似的地聲先期提醒,但很多人卻仍然來不及逃離,就當即被活埋在斷壁殘垣中。
與此同時,強大的衝擊波震裂了瓦斯卡蘭主峰的冰冠,這是秘魯國境內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峰頂常年積雪,冰山縱橫,導致巨大的冰體墜落,釀變成南美洲甚至世界曆史上空前絕後的特大災害——容加依泥石流毀城大慘案。
一塊近千平方米的特大冰塊,從瓦斯卡蘭北峰崩塌,並狂落下墜900多米,撞擊在海拔3700米處的冰山和冰河湖中。這無異於一次“太空隕石與地球碰撞”
似的驚天大碰撞。慣性濺起來的物體,猛然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物體渦流氣旋,旋風量足足有14級的狂暴;大約有一億噸的冰塊、岩石、泥土和冰雪被騰空卷起,遂又像天女散花似的紛紛墜落。先前沒有被撞飛的冰雪岩體,在“二次撞擊”下,紛紛崩塌、滑坡,並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集結冰雪泥石流,估計約有5000萬立方米的冰雪泥石流以320多千米的時速,即一分鍾向前推進約5.4千米,咆哮著向山下奔騰而來。10多米厚的泥石流,如巨蟒集結來襲,所經之處,還激蕩起無數強勁的氣浪和石雨;一塊3噸多重的岩石,居然被氣浪反彈到600米外。秒速高達100米左右的泥石流越跑越快,像龐大無比的推土機一樣鏟平了沿途所有的山丘和村莊後,又輕而易舉地翻過100多米高的分水嶺,時速已高達400千米,一下子“全體”淩空傾倒在容加依城內,當場衝埋2.3萬人,創迄今世界曆史上冰雪泥石流衝埋死亡人數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