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逃往聯合國辦事處(上)(1 / 3)

對病床上的吳文超來說,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政府軍的第16特種航空團有一架MH47“支奴幹”直升機過來,準備接他和其他重傷員走。

壞消息是,由於伊爾比德地區連降暴風雪,在天色微亮中即將到達哨所所在地點的“支奴幹”還沒來得及降落,就被基督民兵早已埋伏在附近、盤旋在空中的無人機的空對空導彈精確擊中。

被擊中的“支奴幹” 勉強飛行了幾公裏,最後在郊外一片空地上緊急迫降。

然而不幸的是,這片“空地”是切爾卡德市的老工業區,建築物十分密集,再加上惡劣天氣的幹擾, 失速的“支奴幹”一頭栽進旁邊的一堆廠房中。

飛機當場被一團火焰吞沒,機上成員全部遇難。

當時與“支奴幹”一同執行任務的MH60“黑鷹”武裝直升機馬上向總部報告了這一墜機事件,機組人員和留守特種兵得到的回答是:

“放棄空中救援,改為第五空中突擊團進行地麵救援。”

沒有等到直升機的吳文超,隻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了劇烈爆炸聲。

冬夜裏,吳文超拄著拐杖走出病房,伸手抹去了額上結的一層薄霜,立刻化成了手心的一灘雪水。

當時溫度已降到零下20攝氏度,河麵的冰層也在逐漸變厚。

而包圍圈中的補給物資越來越少,平均每天不到正常量的一半,特別空勤團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

口糧的分配已減到了能夠維持生活的標準之下,基本上是半饑半飽。

炮兵的彈藥開始感到缺乏,火箭彈已經消耗殆盡,陶式反坦克導彈也所剩無幾。

醫藥品和燃料都即將用盡,數十人患上傷寒和痢疾,而凍傷的人就更多了。

另一麵,基督民兵也在不斷加強對哨所的包圍圈,並開始縮小包圍圈的行動。

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等防寒保暖物資也嚴重缺乏,恐怕沒被打死,就先被凍死了。

“嗨!吳,我在這兒!”

如此熟悉的聲音,隻可能來自巴甫洛夫。

回頭望去,果然是他。

他左手上捆著幾塊骨折夾板,蠟黃色的左手皺巴巴的,似乎被抽取了骨頭——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聖母瑪利亞,你竟然活下來了。”

“嗬嗬,你不也是嗎?”

“別提了,”巴甫洛夫抱怨道,“這個骨折夾板簡直就是用雪橇做的,笨重而不實用。聽說美國貨比這個好,能充氣,可以減震,還輕便,設計太人性化了。”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說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昨天得到消息,靠著我們收集的那些姓名牌,公司確認了擊斃數量,給我們每個人都支付了5萬美金的報酬。”

五萬美金?吳文超隻是一笑了之,這還不夠我還債的呢,剩下的債還是慢慢還吧。

巴甫洛夫卻笑不出來,拿著手機給他一條一條翻看著:

“據塔斯社當地時間12月14日報道,基督民兵組織已在對維西納首都的夜間空中襲擊中殺死了能源安全大臣、教育大臣和國防副大臣。”

“據維西納政府軍發言人稱,新人民軍3個特工營已潛入首都特區,雙方於蓋爾加斯頓機車廠發生激烈交火。”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克西納11日說,聯合國維西納難民救濟和工程處12名雇員在基督民兵對首都特區的空襲中遇難,聯合國對此表示強烈譴責。”

一條條新聞資訊,觸目驚心。

目前的戰局,比政府軍願意承認的,不知道要嚴重多少倍。

吳文超的眉頭皺成一條線,他明白,現在他們幾個雇傭兵的情況,也比他們敢於承認的,嚴重到不知多少倍。

一兩年來,政府軍策劃的許許多多解圍、反攻計劃,全部失敗了,毫無效果。

到現在,能夠來援救他們的武裝力量,他僅僅還知道一個“第五空中突擊團”的名字,連一個人、一把槍也沒有見到。

但是,不僅現在,就是將來的任何時候,他也不肯承認自己陷入絕境。

發現吳文超處變不驚後,巴甫洛夫心裏有底了。

好好好,隻要你沒慌,我們就有搞頭。

因此,他悄悄地舒開眉頭,似乎滿有把握地開口了:

“我們要趕緊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能夠偷偷地溜出包圍圈,跑到距離這裏最近的聯合國辦事處,那,”他特意壓低了聲音,“至少我們能搭上跑路的飛機,然後才有命花那五萬美元的血汗錢!”

吳文超心裏也在打鼓,擔心栽在這裏,沒命花錢,轉頭注視著他。

隻聽他胸有成竹說道:“情況複雜,我建議你和我,鄧肯,埃卡捷林娜小姐,對了,還有救了我們性命的傑尼斯軍醫官,一起走,往西南方向行駛25公裏,就是聯合國辦事處,到時候我們就安全了。”

“好,那你打算怎麼去呢?”

撞壞了腦子之後,吳文超難得保持了,不對,是出現了他原來也沒有的冷靜思考能力。

“這個不難,”巴甫洛夫神神叨叨道,“我已經盯上了一輛軍用卡車,油箱裏還有一點油,負責看守汽車的那個特種兵和鄧肯一樣,是個毒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