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盛極而衰1(1 / 1)

盛極而衰

靠著軟硬兼施恩威並重的手段,漢武帝統一了政權,統一了財政,統一了武裝,還統一了思想。於是,他就將中央集權的帝國製度發展到了第一個高峰。在他的治下,帝國的文治武功達到了全盛。疆域既廣闊,文化亦繁榮,絲綢之路延綿萬裏直抵歐陸,中華文明遠播四海天下歸心,漢帝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然而,就在漢武帝的時代,帝國的危機也已經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了。前麵說過,帝國是權力社會的成熟形式和典型形式,其特點則是集權。雖然集權未必專製,專製未必獨裁,但漢武帝這個人,卻多半是專製和獨裁的。而且,正是由於他的專製和獨裁,不但朝中大臣和地方郡守常常自裁以為解脫,就連太子劉據和皇後衛子夫也終於自殺。結果,此公駕崩之時,繼位的竟隻能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即昭帝劉弗陵)。帝國的最高權力,包括廢立皇帝的權力,從此落入外戚手中———先是為大將軍霍光所掌握,後是為大司馬王莽所把持。他們或者視廢立為兒戲,或者視皇帝為玩偶。公元前74年,年僅二十歲的昭帝去世,霍光先是迎昌邑王劉賀繼位,二十七天後,又宣稱這個皇帝“昏亂”,另立十八歲的武帝曾孫劉詢(即宣帝)登極。這是視廢立為兒戲。公元1年,哀帝去世,王莽迎中山王九歲的兒子劉?(即平帝)繼位,五年後又立了個兩歲的孩子,來繼承相傳是被他毒死的平帝。這是視皇帝為玩偶。三年後,王莽幹脆連這個玩偶也不要了,自己登極當了皇帝,大漢王朝也就因此而被腰斬為西漢、東漢兩截。這都是漢武帝劉徹之遺禍。漢王朝雖經光武帝劉秀“中興”而起死回生,但整個帝國已難再有起色,不過勉強維持而已。後漢二百年的曆史幾乎乏善可陳,有所作為的也就是前麵三個皇帝,即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和章帝劉?。其他那些皇帝,不是弱冠踐祚,就是在繈褓中被拉來充數,其中甚至有四個皇帝連十歲的生日都沒來得及慶祝。帝國的最高權力則或為外戚把持,或為宦官竊取,或為女主攪和。等到野心勃勃的軍閥董卓,率領所謂“勤王之師”進京來殺宦官的時候,他就順手把漢帝國也一並殺掉了。據《後漢書·獻帝紀》,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被劫持的漢獻帝重返洛陽時,竟是“百官披荊棘”,“饑死牆壁間”。武帝時的恢宏氣象而今安在哉?但隻見,“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也許,這就叫“盛極而衰”?

鳳瑤小說網,喜歡就收藏我們吧!

作者:易中天

||

小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章,按→鍵進入下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