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錯誤心態,營銷成功離你很遙遠(1)(1 / 1)

營銷成功離你很遙遠保持正確的營銷心態,是營銷人員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寶。隻有抱著積極樂觀的營銷心態,才能克服所有擋在前麵的困難及障礙,最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錯誤?1

對自己沒信心,不相信自己能成功

對於一個營銷人員來講,信心是賴以成功的前提。如果一個營銷人員缺乏自信,在營銷工作還未開始的時候,就認定“這件事情太難了,我不可能做到”,在工作過程中若一直抱有這種錯誤的心態,那必定會心存膽怯,最終一事無成。

在營銷界,不管是剛上路的新人,還是元老級的營銷老手,都避免不了要被顧客所拒絕。很多營銷人員在被客戶拒絕之後,便自信全無,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

事實上,世界上本來很少有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具備了充足的自信心,就會讓許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由此可見,營銷人員缺乏信心、過於自卑、喪失鬥誌,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職業前途。通常來說,營銷人員進行隨機拜訪時,要麵對50次以上的“不需要”、“沒預算”、“不喜歡”、“太貴”的拒絕,才會產生一個有望客戶。優秀營銷人員的過人之處,就是在於他們可以在聽50遍拒絕的話之後,還是滿懷信心地推開第五十一家的大門,去迎接勝利。

許多營銷業績平平的營銷人員,之所以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就是因為本身沒有足夠的自信去應對工作和客戶。隻要營銷工作遇到一些小小的阻力,他們便會認為,我沒有能力完成這筆交易。

營銷人員張欣,入職以來一直業績不佳。老板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總認為有些工作是我不可能做到的。”

老板聽他這麼說,反問道:“有什麼不可能的?別人都能做到的事情,為什麼你就偏偏認為自己不能做到?”

張欣小聲地說:“我文化不高,人際關係也不廣,所以總是遭到客戶的拒絕。”

“你不用解釋了,我隻要最後的結果,借口你就不要再說了!”老板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

張欣硬著頭皮走出了辦公室,去拜訪客戶。當他強迫自己去見榮華公司的陳總時,心裏直犯嘀咕:我是不可能成功的,陳總又不認識我。

見到陳總問好之後,還沒開始推銷自己的產品,“我不可能成功”的念頭就像揮之不去的惡魔一樣控製了他的大腦,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像張欣一樣缺乏自信心的營銷人員,“不可能”這個詞在他們心裏會時常出現。尤其是新從業的營銷人員,一想到可能會失敗時,就會停滯不前。這就是患了“失敗恐懼症”,而“失敗恐懼症”又會引起“訪問恐懼症”。他們因為被拒絕而喪失了自信,又因為喪失了自信而更容易被拒絕。假如陷入如此惡性循環中,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在主觀上否定自己的能力,最終心理上的“不可能”,轉變為實踐中的“不能”。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當客戶說“不”的時候,他並沒有否定你這個人,也並不表示你這個人沒有能力。這隻是表明,你還沒有完全解除他對購買這種產品的抗拒,以及對於購買你的產品可能是一個錯誤的購買決定的恐懼。我們說,思想可以決定人的行動,當營銷人員有這種消極思想的時候,自然也就難以獲得成功。

多用積極的語言鼓舞自己,就比較容易形成潛意識。這種潛意識又會影響營銷人員的行為,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