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忽略營銷細節,則全盤皆輸 (2)(3 / 3)

第一個例子強調對淡旺季市場兩手抓。淡季的時候,很多產品的銷售業績都會一落千丈,這並不是因為產品銷售不出去,而是淡季的思想在作怪。每逢淡季,企業的營銷人員就認為目標客戶暫時不再需要產品了,不管自己怎麼努力,產品也無法銷售出去,因此促銷活動暫停了,市場開發力度減少了,客戶拜訪也免了,經營戰略僵化了。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銷售業績的降低,結果是下一個淡季到來時愈加不努力,如此陷入一個“淡季無銷售”的惡性循環之中。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說:“沒有淡季的市場,隻有淡季的思想。”因此,營銷人員若想在淡季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首先就要改變經營理念,樹立“銷售無淡季”的思想。

第二個例子說的是利用產品特色占領市場。上海延安東路一家餃子館別出心裁,推出了頗具特色的“導食”服務,每上一碗餃子,“導食”小姐都要為客戶講一則饒有風趣的典故,逗得食者都願先吃為快,餃子館生意非常興旺。深圳市有一家“幽默飯店”,客戶一門就會聽到錄音機裏播放的笑話、相聲、小品,服務員每上一道菜都奉送一張寫有幽默故事或笑話的小卡片,供進餐者欣賞,稱為“幽默佐餐”。這家飯店開張大吉,客戶盈門。

“逗樂餃子”與“幽默飯店”的成功秘訣隻有兩個字,那就是“特色”。產品有個性是一種有效的競爭手段,而特色經營恰恰能抓住客戶的好奇心,激發購買欲。

第三個例子主張發現市場空白,搶占先機。我們知道,不戰而勝是贏得市場的最高境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善於抓住市場空白,做別人不做的生意。在一家網絡公司裏,多數業務員都將自己的目標客戶鎖定在一些廣告、地產、娛樂公司上,認為這些行業對電子商務需求最大。不過,這些行業的生意非常難做,因為競爭對手很多,即便是不同領域的營銷人員,也青睞這些公司。該公司的一名業務員沒有走這條擁擠的“陽光道”,他選擇了殯葬這一領域,很快就做出了驚人的業績。

現在是信息時代,誰獲得了信息,就占據了先機,所以說信息就是金錢。有一名從柴油機廠下崗的采購人員到處找工作,卻沒找到合適的事做。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他得知山區因為缺電人們看不到電視時,便組織了一批專供發電用的小型柴油機運到山區銷售,最終自己致富了。

還有一位年輕人,想找一份保姆的工作卻始終不能如願,後來有鄰居主動找到她,讓她幫忙照看家中的老人,月薪700元。不久之後,又有人找到這位年輕人做保姆。這時候她突發奇想:辦一家老年人照看所,這樣既可以幫一些家庭解決照顧老人的問題,又能吸納社會中的閑散人員。事實證明,她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一行業的確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總之,作為營銷人員一定要善於收集市場信息,經過悉心地調研後再行動,這就如同有了一個方向指針,引導著你走向成功。

錯誤54

沒有合理地安排時間

善於規劃的人比隨意安排生活和工作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無計劃的工作就降低效率,事倍功半。對於每天事務繁忙的營銷人員來講,如果不懂得合理安排時間,不分主次地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管有多努力,仍然是在浪費時間,很難見到成效。

“時間就是金錢,就是效益”,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對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來說,他們能創造出比他人更好的業績,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夠把握住每一分鍾時間,在每一分鍾時間內有效地去做事。可是,在現實中許許多多的營銷人員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時間進行有效地安排,而是盲目地去做,從而使得許多寶貴時間白白浪費。

從事營銷工作已兩年的劉光,雖然他工作很努力,但業績並不出眾。他感到特別忙碌,自己總是有沒完沒了的工作要做。他工作的隨機性非常大,今天想起該去拜訪一位重要客戶了,就急急忙忙地給客戶打電話約時間,從來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這種工作方式讓劉光忙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卻很少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