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堵不如疏(1 / 2)

但心裏清楚是一回事,真的有人被挖出來,相關證據材料擺在自己麵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完新部門提交上來的報告,鄭虎多少感到有些棘手。

新部門剛剛成立沒幾天,背後推動的力量更是遠遠不如自我審查部門,按道理來說他們的行動效率肯定不高,想高也高不起來。

可就算是這樣,他們也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找到這麼多的證據,用來合理推測這五名員工存在大問題,大概率是違反了公司規則。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當一個人發現了自己家裏有一隻老鼠,就說明他的家裏早就有了一窩老鼠。”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句話果然是相當正確。”

該怎麼處理這一窩老鼠,就成了問題。

鄭虎挺想按照規矩來處理他們,但這可能會造成集團管理層和一線隊伍的動蕩,對許多事情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他們犯錯的時間基本都在以前還沒有相關規定成立時。

現在新規矩成立,反過來追究他們的責任,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很可能會起到相當大的負麵效果,導致他們明明做的是正確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卻是弊大於利。

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是鄭虎現在必須要給出一套方案,加以解決的問題。

“嚴厲的懲罰他們,肯定是不現實的。”

“不如這樣,稍微折中一下。”

鄭虎想了想,給出了一套留有餘地的方案。

“暗中通知他們,隻要他們願意自首,考慮到他們犯錯時,相關規矩還沒有成立,可以減免對他們的懲罰,並且這懲罰對他們未來職位晉升並不會產生影響。”

“相當於小懲大誡。”

“如果他們不願意自首,就把他們當典型抓起來嚴懲,殺雞儆猴。”

“同時通過小道消息的方式,讓公司裏的大多數成員知道:‘有過類似錯誤的員工,現在去自首就可以減免一定的懲罰,從輕處理’”

“這樣想必到最後,該處理的人一個都跑不掉,但懲罰的程度也會恰到好處,不會搞得人人自危,結果好心辦了壞事,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問題,還降低了集團的運行效率。”

鄭虎將這一套方案命名為連打帶消,隨後便將其傳真給了新部門,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的執行,同時也在文章中認可了他們這次做出的優秀成績。

得到大boss的認可,新部門的工作人員們一個個的都興奮起來,就像打了雞血似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沒多久,被查到的這五個倒黴鬼就收到了匿名消息,勸他們自首,否則就是自討苦吃。

他們又不是蠢貨,真正的蠢貨,也不會玩這種套路,鑽規則的空子,試圖在集團內部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幫助自己更快的往上爬。

一下子就看出這所謂的匿名消息,很可能是上級管理給自己發來的最後通牒,自己做下的事很可能已經暴露,要是不按照最後通牒去做,大概率不會有什麼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