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馮玉祥:一起吃苦的幸福(1)(1 / 3)

平民將軍和平民夫人的短暫幸福

1928年7月2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人物是個中國人。關於封麵人物的報道,開篇就寫著:“他站起來足有六英尺高。他不是纖弱的黃種人,個頭魁梧,古銅色,和藹。《聖經》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裏,虔誠的基督徒。神槍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軍隊——195000人——的主人。在今天,這樣的人就是中國的一個最強者:馮玉祥元帥。”

這是繼吳佩孚、蔣介石之後,第三位登上《時代》封麵的中國人。

馮玉祥出身寒微,隻讀了一年零三個月的私塾。11歲那年,為了掙得每月3兩3錢的餉銀,他投軍入伍,成為淮軍中的一名小兵。淮軍是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指示下,招募兩淮勇丁編練成的一支軍隊。馮玉祥20歲時,恰逢袁世凱大規模地編練新建陸軍,新軍同舊式軍隊有很大不同,聘了德國人為教練,又有新式武器裝備;人往高處走,一心抗敵救國成一番大事業的馮玉祥,轉投新軍。

體格魁梧健壯又積極進取的馮玉祥,在新軍中頗得上司賞識,接連晉升,從正兵到副目,再到正目,第三年便升至哨長(注:舊時兵製中的一個官職,相當於排長)了。這樣出色的一員兵,自然深受長官看重。

當時馮玉祥所在的隊伍,協統(注:等同於旅長)是陸建章,他有個由他撫養長大的內侄女,名叫劉德貞,到了婚嫁年齡。標統(注:等同於團長)王化東向來器重馮玉祥,便做了月老,為馮玉祥和劉德貞牽姻緣線。馮玉祥卻驚慌失措了,他認為自己地位低下,薪水微薄,配不上協統的內侄女,於是婉言謝絕。

姻緣要來的時候,推是推不掉的。就像天要下雨,誰能攔得了?

陸建章本就十分賞識馮玉祥,又有王化東從中極力撮合,馮玉祥和劉德貞的婚事就定了。

1905年4月,23歲的馮玉祥娶妻劉德貞。婚事是馮玉祥的哥哥操辦的,為了給弟弟辦一場體麵的婚禮,他賣掉了自己的馬,又向親戚借了一百來元,親自動手裱糊房屋,操持一切。

劉德貞雖是協統的內侄女,生長環境不錯,但她毫無驕奢之氣,素以勤儉為本,待人處事重品德、講禮節。這也正合了馮玉祥的娶妻要求。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不管出身富貴或貧賤,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擇偶標準,這是好的,清楚自己要什麼,也就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想要好生活的人都應這般清醒。

馮玉祥在日記中寫,他娶妻有三個標準,第一得是大腳。舊時代中國,男人多愛女人有雙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那時候男尊女卑,女人為取悅男人,多以布帛裹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女人裹過的腳稱為“蓮”,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三寸則為“金蓮”,三寸金蓮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找一個三寸金蓮的女子容易,要找大腳的還真為難,誰家的女兒不纏腳呢?不纏腳的女子頗難找到婆家。馮玉祥的第二個標準是,能挑水的女子。第三是能吃苦。由此可見,出身貧寒的馮玉祥不願意娶富家女,因為又能挑水又能吃苦的大腳姑娘,隻能是貧家女了。劉德貞到底不是陸建章的女兒,她隻是被寄養在姑母、姑父家,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窮窩,在人屋簷下難免會有一些不如意處,劉德貞想必應是個吃慣了苦的,倒也正合馮玉祥心意,樸實,能幹,他要的就是這樣的妻子。

娶了劉德貞,馮玉祥的官運更旺了,沒過多久,他就被陸建章任命為管帶(注:等同於營長),負責招募、訓練新兵,這是馮玉祥一生創建自己軍隊的開始。

看,娶了協統的內侄女,馮玉祥也是一個有背景的人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朝裏有人好做官,此是亙古不變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