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日常小事裏有這樣那樣的矛盾,皆可包容,但事關時政,稍有疏忽即釀成無可挽回的彌天大禍,要張學良如何原諒任性的穀瑞玉?
女人,對男人撒嬌耍性子,當然可以,但是切記,要分清時間、地點,更要心底時刻懸著一杆秤,稱得出哪件事為輕哪件事為重,哪件事可以任性,哪件事務必謹慎。
同年冬天,又發生了一件事,將張學良和穀瑞玉的婚姻徹底推向了破碎的邊緣。裂痕累累的瓷器,要碎了。
張作霖遇難後,張學良為雪國恥報父仇,決定改旗易幟,“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盡早實現“南北統一”。但是,楊宇霆、常蔭槐等舊軍閥,想暗中破壞“南北統一”大計,更想奪取張學良的軍權,取而代之。於是,楊宇霆千方百計地收買穀瑞玉做內線,讓姨太太常找穀瑞玉打麻將,並和穀瑞玉結拜姐妹。
張學良察覺到楊宇霆動機可疑,勸阻穀瑞玉和楊宇霆的姨太太少來往,任性的穀瑞玉毫不理會。
12月的一天,楊宇霆假借為父親祝壽為名,請穀瑞玉和張學良一同去楊宅赴宴。有些飯吃不得,吃了,是要付出代價的。楊宇霆設宴,堪比鴻門宴,宴會上張學良險遭日本人暗算。
差點丟了命,張學良能不憤怒嗎?他斥責了穀瑞玉。但,穀瑞玉想必也有自己的看法,自是不能容忍張學良的訓斥。兩人憤然反目。
1931年1月,張學良和穀瑞玉解除婚姻關係。當初費盡心思要在一起,現今意興闌珊地轉身各行。到底是夫妻一場,張學良為穀瑞玉在天津買了一幢小樓房,又給她10萬元作為生活之資。兩人約定,穀瑞玉可以改嫁,但,從此不許再以張學良夫人的名義,從事任何社會活動。
穀瑞玉並未改嫁,她改名孟曉玉,隱居天津。後來的歲月,直到去世,在她家裏,牆壁上,書架上,還有她的臥室裏,始終懸掛或擺放著張學良年輕時的照片。
他們在最年輕時相遇,相愛,共同度過許多日子,又在尚不為老的時候,分開,從此各自度日,兩個人兩個地方,一如未遇之時。隻是,他們都知道,他們早已不是未遇之時的他們了,那些相廝守的悲喜交加的時光,是他們在彼此身上種下的刺青,洗不掉。然而,他們終於不在一起了。
愛無是非對錯之分。婚姻亦不是愛情的墳墓。一對男女,可以尋到萬萬個理由,甚或根本不要理由,就可熱烈相戀,然而,進了婚姻的城,一定要找出許許多多理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扶持。一個人不快樂,要記得,另個人亦會不快樂;莫忘記,搭一座橋,各自去對方心底瞧瞧,要什麼,不要什麼。畢竟婚姻有太多不同於戀愛的東西。婚姻住在塵埃裏,戀愛的男女卻住在雲端,從雲端到塵埃,不是紮根土裏開出歡喜的花來,就是跌得體無完膚疼痛難忍,掙紮著鬆開手,各自轉身,相忘於江湖。
趙四小姐來了
俊朗多情的張學良,身邊從未少過女人。早在和穀瑞玉分手之前,他的生活裏就又多了一個趙四小姐。
如果說,20世紀除了戰爭之外還曾留下玫瑰的話,那麼,少帥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趙一荻無疑是其中最絢麗的一對。
趙四小姐,名趙一荻,又名趙綺霞,乳名香笙。她有六個哥哥,三個姐姐,因為姐妹中她排行第四,所以人稱趙四小姐。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在北洋政府時代,曾曆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交通部次長等職。
趙四小姐天生麗質,氣質和風度都很出眾,又極會打扮,十四五歲時就曾成為天津《北洋畫報》的封麵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