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樂極生悲(1 / 3)

“樂極生悲”是形容一個人快樂到極點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樂極生悲原寫為“樂極則悲”,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戰國時期,齊威王是個喜歡徹夜飲酒的君王,有一年楚軍進攻齊國,他連忙派自己信得過的使節淳於髡去趙國求救。淳於髡果然不辜負齊王重托,到了趙國就請來了10萬大軍,嚇退了楚軍。當然,齊威王十分高興,立刻擺設酒宴請淳於髡喝酒慶賀。齊王高興地問淳於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會醉?”淳於髡一看這架勢,知道齊王又要徹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鬥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齊王不解其意,淳於髡解釋自己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酒量會變化:“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喝酒到了極點,就會酒醉而亂了禮節;人如果快樂到了極點,就可能要發生悲傷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所以,我看做任何事都是一樣,超過了一定限度,則會走向反麵了。”這一席話說得齊威王心服口服,當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淳於髡的勸告,今後不再徹夜飲酒作樂,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麵的惡習。就這樣,“樂極生悲”這成語由此而來。

生活充滿了變數,往往前一秒還沉靜在快樂中,後一秒悲劇緊接而來。

小莊琴學習突飛猛進,期末成績更是漂亮的沒話說,作為家庭的重心,全家人都很開心。

拿到小琴的成績單,數學一百,語文九十八。品德優,智力優,體育良,美術良,勞技優,班主任楊老師的評語,“莊琴同學在本學期,勤奮好學並且尊重師長,樂於助人,認真完成每次布置的作業,期末成績有跳躍性的進步。但是,莊琴同學性格過於內向,不善交流,在班級中並不活躍,極少與同學之間交談。希望父母能夠好好開導,能與同齡人多接觸對於學習也是一種幫助。”

莊爸,莊媽最關注的是前麵的成績,至於後麵的評語什麼的,通讀一遍,發現沒有什麼大錯,也就不在意了。

莊爸看到成績,很是滿意,但是他一向麵冷,心裏明明開心著,臉上卻不顯露半分。“嗯,這次的成績還過得去,但是不要驕傲。你要記住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放假後,不要整天想著玩,先把作業做了,下個學期的課本,爸爸幫你借借看。你們不是已經學了課文‘笨鳥先飛’了嗎,人家學一遍就能記住的,你記不住就學兩遍,再不行就三遍。暑假好好提前預習,我們要跑在人家前麵,爭取下個學期考的更好。”

原本一番嘉獎鼓勵的話,從莊爸爸的口裏出來,就成了訓誡。小莊琴懵懵懂懂,原本興奮的心情仿佛被潑了盆涼水,但又不敢出言反駁,隻能悶聲悶氣的應“是”。

莊家平時由莊爸爸負責莊琴的學習,莊媽媽管吃穿。所以一般莊爸爸教育莊琴,莊媽媽都不做聲,也就問個成績。

莊媽媽雖說是高中畢業,但學習的時候從沒下過苦工,混個畢業已是不錯。結婚生女,工作了幾年,早把學問還給老師了,如今最能說不是個“睜眼瞎”罷了。她聽說女兒考試很好,原很開心,打算說幾句鼓勵的話,好好表揚一番莊琴。可沒等她開口,莊爸爸連敲帶打的話劈裏啪啦的下來,是她有點兒措手不及。隻能在旁邊應和,“對,你爸說的對!”

“小琴,聽你爸的沒錯!”

“是啊,人一驕傲,成績馬上就下來了,小琴,你要虛心,爭取下個學期考個雙百分回來……”

“好啦,我在說話,你就一直在旁邊叨叨。這次小琴考的好,你多買點好菜,獎勵獎勵她!”莊爸爸也明顯的受不了老婆的唾沫攻勢,拿女兒做借口,把莊媽媽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