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說要教她遊泳,小琴別提有多高興了,恨不得能馬上去水裏。“好,舅舅。我們什麼時候去學?”
被打斷有些不悅,但小舅子說的也沒錯,隻要學會了遊泳,就不怕水了。至少也能在水裏多撲騰一會,等人救援。“這倒也不錯,不過你舅舅也有自己的事,今天一點準備也沒有,明天爸爸教你吧?”
“好,那明天一定要去遊泳哦,不能騙我!”隻要能教她遊泳,舅舅和爸爸是誰都行。
……
……
答應明天教女兒遊泳,吃過飯,莊國民就為明天的教學活動做起了準備。他帶小琴找了四個大塑料瓶,把蓋子擰緊了放入水中,確定不漏氣後,用繩子把幾個瓶子捆在一起。
“大功告成”,莊國民得意的拿起自己的作品,朝女兒揮了揮。
小琴看著那四個瓶子,好奇的問,“爸爸,這是什麼?”
“明天你把它背上,遊泳的時候就不會沉下去了。”莊國民很滿意自己的發明,耐心的對女兒解釋。
……
……
第二天傍晚,莊國民帶著女兒和裝備,找了一片淺水區,水剛好沒到他的胸口。
莊國民首先下水,站在河底的淤泥上,確定沒有大礙,小女兒招手,“這裏水剛好,你踮腳應該能碰到河底,快下來吧!”
小琴背著莊國民的發明,既興奮又忐忑的順著樓梯走入水中。河水很涼,與曬了一天的水泥樓梯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河水的溫度接觸皮膚很舒服,不像井水那麼透骨的冷。
等整個人進入水中,小琴驚訝的發現,背後的瓶子產生的浮力,竟能帶著她浮起來。可惜浮力不是很大,隻能讓她頭保持出水。
沒有了性命之憂,小琴在水裏也變得放得開了。莊國民教她如何在水裏喚氣,如何用手劃水,如何用腳踢水。
背著瓶子遊泳的,大家都沒見過,於是河岸上聚集了許多的駐足觀看的人。有人交頭接耳,討論這個新奇的創意,是否真能學會遊泳。也有人抱著看熱鬧態度,在岸邊加油助威。甚至,有人脫了衣服,下水在一邊指導起了小琴。
這樣的盛況,眾人的圍觀,讓小琴有些手足無措。幸而有瓶子帶著她浮在水上,不然呆愣愣的她就直接沉下去了。
“別去管其他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三心二意就會一事無成,這點你們老師就教過你們的吧!”莊國民見女兒停下動作,出聲教育道。
“哦,知道了。”聽了爸爸的話,小琴也有些不好意思,但爸爸就在身邊,小琴遂安心的自顧自聯係。
接下來幾天,新鮮勁兒過了,看熱鬧的人變少了。父女倆終於女安靜的,好好學遊泳。慢慢的,小琴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竟能夠遊出十幾米。
一個星期後,小琴已經能夠背著瓶子,在長河的兩岸遊一個來回。
……
……
這天,吃飯時,舅舅問小琴,學得怎麼樣,是不是能自己遊了。小琴很自豪的說自己已經學會遊泳了,並且已經能夠在長河的兩岸遊一個來回。
袁黎民一直對姐夫取巧的方法不以為然,遊泳是要用身體去記住那種在水裏的感覺,還有是對體力的一種鍛煉。靠一個塑料瓶子浮在水麵上,怎麼可能學得會?就算是能否劃動手腳向前,落水的時候可沒有瓶子幫忙,那時候是否能靠自己浮起來,遊會岸邊呢?
於是,他提議,今天由他帶著小琴,就在自己門前這片河岸遊。
吉雲街莊家住的這一塊,與小琴年齡相仿的孩子有十多個,傍晚下水玩的也有五六個。見小琴也來遊泳,他們熱情的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