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半個學期,小琴的數學成績趨於穩定,一百分經常考,最低也不低於九十五分。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語文成績總是飄忽不定,忽高忽低的。好的時候也有過九十八、九分,差的時候八十一、二也會有。
到期末考將近時,莊家進入了高度緊張時期。小琴每天放學回家,吃過晚飯,不光要完成回家作業,還有爸爸布置的額外作業。家裏為了小琴能安靜複習,說話聲輕了,腳步聲也輕了。周婉晴心疼外孫女,每天變著法得給小琴做好吃的。
在全家的努力下,小琴的成績保持的差強人意。數學一百,語文九十三,在班裏排名十一。看著這分數,莊國民自然皺著眉頭一陣訓斥。小琴也不敢反駁,隻能如小雞啄米般點頭應是。
但不管如何被罵,也不能破壞小琴的好心情,因為暑假到了!
……
……
暑假是屬於孩子們的,長達近兩個月的假期,不用早起,不用上課,除了必須要完成的暑假作業,剩餘的時間就一個字“玩”。
長河鎮被“長河”環繞,四周湖泊散落,一片水鄉景象。臨水而居,人們大多會遊泳,一到夏天,河中,湖泊裏,小溪邊到處是借水消暑的人。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也是殺人的凶器。每年被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其中孩子居多,而夏天是事故的高發季節。
孩子天性貪玩,就算大人告誡,稍不注意,也會釀成悲劇。
這一天,莊家圍坐吃晚飯,悶熱的天氣,實在讓人提不起胃口。周婉晴體貼的熬了粥,並早早的盛起,到上班的人回來,就有涼粥可吃了。眾人這才隨便夾了幾口菜,西裏呼嚕的喝粥。
“剛才回來的路上,聽說廠裏的一個姓畢的女人,她兒子早晨淹死了。中午家裏人來把她叫回去,她聽說兒子死了,當場就暈過去了。小男孩就比小琴大一歲,聽說成績很好,這個學期是班上第六名。唉,真是可惜啊!”袁黎民把聽來的小道消息,說給家人聽。
周黎娟顯然也聽說過這件事,她補充道:“嗯,那孩子成績好,長的也挺好的。孩子都十歲了,就這麼沒了,做父母的也不知道有多傷心!據說孩子的媽媽當初是破腹產的,生完就結紮了。這下家裏的獨苗沒了,又生不出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你管人家生不生的出來,別人的閑話少說點。孩子是在哪裏淹死的?”莊國民告誡老婆別管閑事,順便問出自己的疑問。
自從上次知道姐夫打了自己姐姐,袁黎民就不待見莊國民,不拿正眼瞧他,自然不會回答他的問題。
不過,長河鎮就那麼點大,孩子被淹死的消息早像長了翅膀一樣,傳的家喻戶曉了。
周婉晴也知道這件事,她接過話,“孩子是在長河裏玩水淹死的,就在馮家橋過去點那一段。那裏的水可深了,還經常有船開進開出的,家裏人也不管著,這麼危險的河裏也給他玩,這下小命都沒了!”周婉晴十分喜愛小孩,聽說跟小琴差不多大的孩子被淹死,十分痛惜。
長河的水深處有三、四米,即便是大人,不會遊泳,曆年淹死的也不在少數。而小孩子,每年夏天都會有幾個。
莊琴家門前就是長河,而岸邊的欄杆是用水泥澆築的護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從空隙跌入河中,十分危險。
考慮到這點,小琴被父母告誡,以後不要在岸邊玩耍,也不要沿著樓梯走下水玩。
但袁黎民的想法卻有些出乎意料,他頗似唱反調的說:“小琴,別聽你爸的。住在水邊怎麼可能不靠近水,就算不靠近長河,也有別的河。舅舅教你遊泳,學會了遊泳,就不怕了。不小心掉進河裏,自己遊回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