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稱臥底,導演李代桃僵(1 / 3)

能夠做特工的人是需要相當的表演天分的。在李士群身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表演的跡象。他在投敵叛變之後居然想出了對組織假稱深入敵人內部的伎倆,以此來逃避組織的懲罰。然而,躲過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對他表演天分的第一個挑戰來了!

組織畢竟是組織,為了給在敵人內部“潛伏”的李士群一個考驗,組織給他派來了任務。李士群叛變以後做了國民黨調查科的情報員,但很快就被調崗了,到《社會新聞》做起編輯,又披上了媒體人的外衣。李士群在《社會新聞》的上司是丁默邨。丁默邨和李士群一樣,也是共產黨的叛徒。比李士群更甚的是,丁默邨在叛變之後出賣組織和黨內的同誌,對黨的事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在白色恐怖時期,黨的每一份力量就是一個火種,不能任由叛徒如此大肆破壞。於是,黨組織決定鏟除這個叛徒。

由於李士群有在丁默邨身邊工作的便利,所以黨組織有意讓他參與這件事情,派人當麵向他下達了刺殺丁默邨的命令。

當初李士群打起“潛伏”的幌子,不過是為了逃避組織對自己的懲罰,沒想到黨組織來了個以實擊虛。這一招一出,令他的表演天分有些捉襟見肘了。如果拒不執行?此前對黨組織撒的彌天大謊就會像氣球一樣被戳破;要是執行的話,那麼國民黨也不會放過他。此時的李士群真的像是走進了死胡同。麵對傳達命令者,身陷死局的李士群雖然心亂如麻,表麵上卻仍然很平靜,他在琢磨著該怎麼糊弄過去。

其實,讓李士群屢屢犯難的根本原因是他太愛惜自己這條命了。在他的眼裏,千古美名也好,遺臭萬年也罷,都不如留著自己的這條命。常說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自古以來有很多引刀成一快的壯士,假以時日也未必能夠死扛到底,更何況李士群這般貪生怕死之輩!

要讓一個活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是鐵打的任務,不是靠撒謊就能糊弄過去的。這個神童居然還真想出了辦法,算得上是說書人常說的“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了。於是,李士群裝作十分堅決地接受了任務,然後有模有樣地給組織提起了“建議”:“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交給我這個光榮的任務。丁默邨這個人十分狡猾,為了不打草驚蛇,圓滿地完成任務,我建議派一位不認識丁,丁也不認識他的同誌來執行這項任務。在行動時,我當場幫助指認好了!”

見李士群言辭如此懇切,傳達任務的人也不疑有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李士群:“執行任務的人確實不認識丁默邨,就按你說的方法好了!”

李士群憑著一個狡猾的“建議”探清了這件事情的底細,這讓他心裏豁亮地打開了一扇窗戶。本來他還想:如果黨組織的派員不接受他的建議,隻得另找一番說辭,如今不必費這心思了。於是,他再次堅決地表明一定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還不忘表表忠心和決心:“為黨鋤奸,士群甘供驅使,雖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這賊喊捉賊還喊得真夠響亮,真是令人真假莫辨!

以一副忠誠堅定的麵孔送走地下黨組織的派員之後,李士群的心中對如何“完成”這項任務已經有了主張。他一邊暗自為自己的機靈得意,一邊馳然奔赴丁默邨那裏。懷揣著自己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救新上司一命的計劃,李士群怎能按捺住心中蠢動的表功之情?見到丁默邨後,李士群把整個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還對他說:“默邨兄,剛剛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對您的安危遠勝過對我個人生死的擔憂啊!士群一條命可以任憑那邊取去,但他們終究還是不會放過您老兄的!所以我就先應承了下來,免得那邊再生枝節、另尋他途,那就不是士群所能控製的了。如今我已取得了他們的信任,隻要我們謀劃得當,就能確保老兄無虞啊!”

麵對李士群近乎赤裸的直白表功,丁默邨也不能不心有所動。他立刻起身緊緊握住李士群的雙手,用一雙飽含感激的眼睛看著他,就差說出一句“士群不錯,士群不錯”了。李士群仿佛被丁默邨感染了,回以無比忠誠的眼神。這些在生死門裏打過幾個滾的人,感情來得快去得也迅速。很快,丁默邨的熱情就消退了,因為他還得琢磨怎麼來對付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