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曾有過熱血沸騰的夢,也曾吃過流離失所的苦,也曾立過揚名立萬的誌,但是在雲譎波詭的時代裏卻沒能把握住自己。最後,他們放棄了個人理想,放棄了民族立場,放棄了做人的底線和廉恥,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鬧劇和醜劇。
不斷地背叛、頻頻地投機、凶殘地殺戮、瘋狂地逐利,成了他們人生的主要色調。為了掩飾自己的恐懼和罪惡,他們隻有犯下更多的罪行來麻痹自己,把自己裝扮成張牙舞爪的惡魔。
無論多麼囂張,多麼顯赫,都改變不了他們跳梁小醜的命運。他們隻是一枚棋子、一個工具,也許他們自作聰明地利用別人對他們的利用,但他們卻改變不了要去依附、要去攀爬、要去爭鬥的本性。任何一種沒有限製地攫取,其結果都是覆滅。當他們的利用價值喪失,或者成了“害群之馬”之時,馬上就會被棄之如敝屣。雖然他們曾經費盡心機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又一個保護傘,請來了一道又一道護身符,但在氣球被紮破的那一瞬間,他們的結局也隻有粉身碎骨!
被主子鴆殺,或是交由曆史審判……無論什麼樣的結局,都不足以抵其罪惡的萬分之一。下場隻是收場,往往在瞬間確定。他們留給世人的不應該隻是罵名,還應該有深深的啟迪。
加入76號的大小特務,沒有一個人想在這裏搏個封妻蔭子,圖個千秋萬代。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連這座廟都會瞬間化於無形,更不用說他們這些在這裏落腳的和尚了。但卻沒人不想在這裏發一筆大財,他們覺得仗著日本人的勢力,有了76號的招牌,那些以前不敢明著幹的勾當都可以公開地進行了。管它76號將來是死是活,自己先撈上一把才是真格的。當初吳世寶帶領一群小地痞流氓加入76號,也正是基於這個考慮。而且,在短時間內,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跟了李士群以後,吳世寶確實沒少為他流血流汗。在李士群還是一個光杆司令的時候,是吳世寶最先給他弄來了一支破槍和一輛破汽車。之後又是他帶著自己的徒子徒孫,靠著搶劫給李士群打下了最早的家底,才讓李士群撐到了被日本人接收。當然,從吳世寶的角度來看,他並沒有為李士群白作嫁衣裳,自己也撈足了好處。
幾年下來,吳世寶已經成為上海灘顯赫一時的闊佬巨富——前文我們提到了他的豪宅。但吳世寶並不滿足於做個土財主,他還講起了排場。在他的家裏,仆從如雲,中西廚師兼備。他出門非但要坐自備的保險汽車,而且前後都有車跟著,這樣的排場在當時的上海也少有幾個人能夠撐得起。吳世寶終於實現了他多年以來的夢想,成為了“富貴”之人。
在李士群把主要精力轉向“清鄉”以後,吳世寶便成了76號的實際負責人。在他那“賢內助”佘愛珍的支持和幫助之下,吳世寶更是氣焰熏天。由於他門徒眾多、財大氣粗,很快就在76號內部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勢力。這讓他的內心再一次爆棚,甚至開始幻想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成為上海的一方霸主,將來可以名垂千古。為此,他有時候還會做一些施棉衣、藥水的慈善活動,他還讓人把自己那濫俗氣息頗濃的名字改成了吳雲甫,儼然一個有頭有臉的上等人了。
隻是好景不長,吳世寶還沒橫行多久,形勢就起了大的變化。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他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
無論對於日本人還是汪精衛來說,他們當初同意李士群用吳世寶這樣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就是用他們來對付抗日人士和重慶的特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進占了租界,他們需要的是社會穩定;而汪精衛則更在乎自己傀儡政權的名聲。主子的“需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吳世寶卻沒有及時改變“供給”的內容,依然幹著殺人越貨、綁票勒索等勾當,甚至還在賭、毒生意上搶日本人的吃食。這些作為,讓日本人和汪精衛都有了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
李士群對吳世寶的心理則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麵他深知吳世寶給他立下過汗馬功勞,拉人、斂財,哪一樣都少不得他。尤其是在倒丁默邨的台的時候,吳世寶更是全力幫助,才讓李士群輕輕鬆鬆地把丁默邨掃地出門。可是隨著吳世寶的勢力膨脹,76號中的很多特務都把吳世寶當成了實際的老大,連李士群也無法控製他們了,這一點讓他十分惱火。並且,吳世寶的胡作非為讓李士群在汪偽漢奸集團內部和日本人那裏屢受責難,直接對他的地位造成了威脅。這些讓李士群也生了將他清除出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