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天幕低垂,暮靄沉沉,鉛灰色的蒼穹紛紛揚揚地飄灑著雪花。

三天三夜的鵝毛大雪,已經把古城北京裝點成“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銀色世界。站在高處鳥瞰古城的全貌,遠方,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像身著一身白色服裝的衛兵,靜靜地佇立在京城的周圍。象征中華民族氣質的萬裏長城,在風雪中,靜臥在北京的北大門,顯得氣勢磅礴、雄偉和壯麗。近處,市區彎彎曲曲的護城河、參差不齊的建築物、凹凸不平的馬路和甬道,像是蓋上一層厚厚的白色被褥。光禿禿的樹幹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雪花,煞是好看。一場大雪把舊北京城殘存的滿目瘡痍遮蓋得全然不見了。

喧囂一天的北京城靜寂了下來。

華燈初上時分,幾輛轎車從西華門緩緩開出,冒著嚴寒,碾碎路麵上的積雪,朝著前門火車站的方向急馳而去。

前門火車站提前采取了戒嚴措施,破舊不堪的車站周圍站滿了全副武裝的中央警衛團的戰士和穿著便衣的公安人員。一輛寬大的專列停放在那裏。

毛澤東從一輛黑色的蘇製“吉姆”轎車裏走了下來。他今天戴一頂羊皮棉帽,穿一件黃色厚呢子大衣,顯得更加高大魁梧。他臉色紅潤,精神飽滿,步履穩健。他不時抬起頭,不屑一顧地望望那仍陰雲密布連日不開並紛紛揚揚飄著雪花的天空,仍以幽默的口氣和前來送行的人們招呼著、攀談著。

前來送行的有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誌,還有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中央公安部部長羅瑞卿、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和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等。

出於安全考慮,中共中央安排李克農、羅瑞卿、毛岸英護送毛澤東至中蘇邊界城市滿洲裏。

毛澤東走到專列的車門前,一隻腳已經登上了車門,突然把腳又退了回來,把李克農、羅瑞卿、楊奇清招呼到麵前,神色嚴肅地說:“公安部的敵情通報我看了,京津地區發現了國民黨潛伏台,希望你們抓緊偵破,爭取我訪問蘇聯回來,挖出這個潛伏台,鎮壓這個反革命!”說完,轉身登上了火車。

專列發出兩聲狂吼,車輪慢慢地轉動起來,火車徐徐地駛出了車站。

毛澤東肩負著四億中國人民的重托,第一次秘密地走出了國門……

在曆史長卷裏,曆史學家以濃重的筆墨記錄下了這個不尋常的日子:公元1949年12月6日。

台灣台北市,國民黨“總統”官邸。

蔣介石正襟危坐,滿臉怒容。拿著保密局送來的情報,對來參加彙報會的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說:“娘希匹,毛澤東的訪蘇情報才給我送來?人都走了,再向我報告有什麼用!上月我們製定的‘DSS計劃’,看來開局不好。這幾年,我們在軍事上失利,在隱蔽戰線上與中共的較量和對弈,也鬥不過他們,你們保密局還不如雨農在的時候,那時候還能做點事,可現在……我們到台灣後,我之所以對我們黨進行整肅,就是我們黨內的一些人光想著金錢、女人,而不想工作,屍位素餐,占著茅坑不拉屎,我看,你們也快要挪挪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