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成立“特別偵破組”
淩晨兩點,楊奇清辦公室的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
“喂,我是楊奇清。啊,是總理。您還沒有睡啊?”
“奇清同誌,你不是也沒有睡嘛!”話筒裏傳來了總理那親切的蘇北口音,“奇清同誌,楊莊發生的‘爆炸物案’,在京的中央領導同誌都感到非常震驚!還有,京津地區發現保密局潛伏台的事,毛澤東主席和黨中黨也都知道了。你們公安部報來的有關社情和敵情的報告以及軍委X部的監聽簡報我都看了,敵情很嚴重嘛!北京搞了個‘肅特’鬥爭,看來國民黨的潛伏特務遠遠沒有肅清!”
“是的,總理。”楊奇清完全同意總理的看法。
“毛主席曾經說過嘛,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無論是中國的反動派,或是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都不會自行退出曆史舞台的。新中國剛剛建立,從時空上講,現在正處在共和國的黎明時分,我們要堅決打擊一切間諜、特務的破壞活動,來鞏固我們剛剛建立的人民政權。羅瑞卿同誌不在北京,你要好好抓一抓這兩起案件,應當把這兩起案件與主席訪蘇的安全聯係起來!”總理作出重要指示。
“是的,北京市公安局偵查處對潛伏台案已成立了偵破組立案偵查,偵破工作剛剛起步……”楊奇清向總理簡要地作了彙報。
“‘爆炸物案’進展如何?”總理又問。
“‘爆炸物案’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偵破組,天津市公安局也抽調出警力給予配合,以北京為主,公安部牽頭協調。”
“很好。”總理說,“奇清同誌,你考慮過沒有,‘爆炸物案’和‘潛伏台案’有沒有某種聯係?”
“總理說得對。我和北京市局的領導同誌正在研究這個問題,大家大都傾向兩起案件是有一定聯係的!”楊奇清說道。
“你要深入下去,盡快破獲這兩起案件。”總理指示說,“噢,對了,你要和下麵的同誌講清楚,我們的隱蔽鬥爭在對敵鬥爭的方式上變了,過去敵人在明處,我們在暗處;現在我們在明處,敵人在暗處。過去敵人在偵察我們,我們搜集他們的情報;現在我們在偵察他們,他們在搜集我們的情報,位置整個顛倒過來了嘛!務必使同誌們要看到這個變化。”
“是,請總理放心,我一定按您的指示去辦。”楊奇清向總理以保證的口氣答道。
北京市公安局偵查處位於東城區鼓樓東側的一個院落裏,院內甬道迂回、院中有院、寬敞幽靜。據說,這個宅院在解放前曾是國民黨北平市情報機關的所在地。
在後院西邊的一間房子裏,坐著一位麵色微黑、體態消瘦的中年男子,他叫江平,是北京市公安局偵查處的第一任處長。他出生在我國東北遼寧省的一個小鄉村裏,是這塊豐腴的黑土地把他養育成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中華民族處在苦難深重的時代,沙俄、日本等帝國主義的魔爪,都曾伸到過這塊黑土地上。外侮的侵略,國家的積貧積弱,使他親身體驗到中國人民是如何飽受苦難的。他是唱著《鬆花江上》這首歌,抱著救國於災難救民於水火的淩雲壯誌,投入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推翻國民黨反動派大潮之中的。
是戰爭把這個農民的兒子練就成了能為勞苦大眾服務的、從事隱蔽鬥爭的一名戰士。北平解放前夕,他曾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社會部直屬的平津情報站做情報工作。
此時他在看公安部下發的調字第28號《敵情通報》。
隻見他雙眉緊蹙、全神貫注,已被其中的內容所震驚。隻見通報中這樣寫道:據9月密悉,保密局於京津地區設X潛伏台(地址待查),該台呼號有五個:計TBF、ABF、CZM、RPV、IPV。每日晨6時30分至7時或夜間11時30分與馬台(保密局電台)聯絡。馬台呼號為:ABT、BMR、M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