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沈宅的神秘麵紗
邢剛和於向東從津門查彙款回來之後,調查結果使“特別偵破組”全體成員興奮不已。
江平及時地向公安部楊奇清副部長作了彙報,楊奇清聽後非常高興,指示說:“對沈宅要縝密偵察,以此作為破獲此案的突破口!”
偵查員們把目光都聚焦在沈宅上。
查出了取款地址,距離查出保密局潛伏特務的轉款人計小姐就不遠了。
翌日上午,邢剛從津門回來沒有休息,又馬不停蹄地和王芸、於向東一起到外二分局(現北京宣武分局前身)第十派出所(現椿樹派出所前身),調查了解梁家園東大院甲7號沈宅的情況。
梁家園,原名梁園,是明朝萬曆年間兵部尚書梁夢龍的一座園林式的府邸,占地方圓數裏,從現在的新華街南端往西至紅線胡同,前孫公園胡同往南至騾馬市大街,都是梁園的範圍。它是在明朝宣北坊東南的廢城邊建起來的。並將涼水河的河水引至府中,府內建有凝望台、朝陽樓。府邸前麵對著西山,後邊是清波粼粼的湖水,文人名士常遊此園。當時有文人撰文這樣形容園內的景象:池之南北,亭榭歌台不斷,遊人泛舟流連忘返,賦詩者甚多。
到了清朝末年,梁園逐漸荒廢,隻留下梁家園胡同這一地名延續至今。
第十派出所位於和平門一條斜街的一個胡同裏,派出所不大,隻有兩間房子,門前掛著寫著“北京市公安局軍事管製委員會外二分局第十派出所”幾個遒勁大字的牌子,在剛剛升起的朝陽的映照下,牌子上的大字熠熠發光。
派出所共有五個人,所長叫羅斌。除所長和一位內勤是市局軍管會派來的接管幹部外,其餘三人都是“留用警”。他們得知邢剛和王芸是市局偵訊處來的,要查梁家園東大院甲7號沈宅的戶口底票,憑著職業的敏感,猜想一定又有大要案發生。所以他們都積極主動地配合工作和提供情況。
羅斌一邊找戶口簿一邊對邢剛說:“我們接管這個派出所時間不長,戶口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清理和整理。目前我們幾個人主要負責市局、分局布置的整頓社會秩序和打擊流氓惡霸等治安方麵的工作。”
他又介紹說:“梁家園這個地區比較複雜,在國民黨時期,就是案件頻發的地區。”
所長羅斌拿著戶口簿對邢剛和王芸說:“梁家園東大院甲7號,房東叫高顯文,該院共住三戶人家,一戶姓馬,係耄耋之年的老兩口;一戶姓趙,一對中年夫婦,二人都無正當職業,還有一個12歲的兒子;另一戶姓沈,叫沈伯乾,別名季豪,36歲,浙江紹興人,1938年來京居住,1946年遷至該地址。沈伯乾,輔仁大學畢業,過去曾任北平市利民保險公司經理,現任周口店中華煤礦公司總經理。家中八口人,妻子計燕梅,32歲……”
邢剛、王芸和於向東聽到羅所長介紹中沈宅確有“計姓”時,心猛地被震動一下,三人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激動不已,王芸拉起邢剛的手,跳了起來,說:“有計姓,有計姓……”忽然覺得自己失態,把拉著邢剛的手縮了回來,漂亮的臉龐泛起一陣緋紅。
邢剛、王芸和於向東都不自覺地靠在羅所長的身邊看著戶口簿,此時戶口簿上每一個字,真是字字重千斤!
羅所長看到這三位同誌那樣急切,他笑了,幹脆把戶口簿放在桌子上,讓邢剛等三人都看著,由他繼續介紹:計燕梅,32歲,北京人,中國大學畢業,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孩,均年幼,計燕梅過去在社會上有工作做。目前在家照顧孩子,係家庭婦女;妻妹計燕楠,29歲,北京人,中國大學肄業,曾當過教員,原來有配偶,現在已離異,在其姐家中賦閑。妻侄女計雪玲,15歲,正在上學。沈伯乾之嶽母王蕙敏也住在該院。
“還有一個女人也住在沈宅。”一個身體矮小的留用警,提醒羅所長。
“噢,對了,忘了這個人了。”羅所長臉上顯出歉意,“這是個臨時戶口,她叫柯雲亭,從浙江來的,是王蕙敏的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