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承平日久(1)(2 / 3)

劉是個膽小怕事的人,收到這封信後,想都不想就主動上交了。明帝氣壞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弟弟劉荊和自己是一個媽生出來的,竟然也起了圖謀不軌的心。親弟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從這以後,明帝對於周圍人的疑心越發重了,不僅派了很多人監視朝中的官員,就連自己的兄弟們也不放過,而楚王劉英就是其中最倒黴的一個。劉英是光武帝和許美人生的兒子,從一出生,好運就和他相距十萬八千裏遠。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的老媽不受寵。

阿龍記事貼

明帝是個勤奮皇帝

漢明帝在位十八年,享年48歲,廟號顯宗。史書說他脾氣暴躁,根本不像父親光武帝和母親陰麗華。但明帝也有中國人民常有的一大美德,就是勤勞,為了工作,他經常早起晚睡,加班加點也從不抱怨。而且管理上也有一套,馭下有術,對官吏苛刻,對百姓繼續休養生息政策,國家很快步入一個好時代。

許美人自己不受寵,就算生了兒子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畢竟皇帝的情人千千萬,難道還會缺少給自己生兒子的人嗎?劉英從小就不招人待見,等到光武帝去世,明帝即位,他就被分配到湖南、湖北一帶去當楚王。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湖南湖北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在東漢時候,那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除了荒涼還是荒涼。

劉英是個吃慣苦的皇子,當知道自己是去當楚王的時候,心態調適得還算不錯。雖然那地方荒涼了點兒,但自己好歹是個王爺,難道下人們還會讓自己吃不飽穿不暖?頂多就是娛樂設施差些,美女少了點兒,其他的也就沒啥了。於是,安於現狀的楚王在那裏待了很多年。後來,明帝引入佛教,他更是響應中央的號召,迷上了佛法,天天念佛經,尋思著自己哪天也能超度。

當然,劉英身為楚王,愛好並不僅限於念佛經、學佛法,他還迷上了算命這些旁門左道。按理說,一個王爺有點無傷大雅的愛好,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有人卻不這樣想。當時,有個叫燕廣的人就站出來對明帝說:“皇上啊,楚王是眾多皇子中不受待見的一個,在楚地憋屈了這麼多年,難道會沒有怨氣?您看他現在又是念佛又是算命的,莫非是想改變天命?我覺得您還是先下手為強,要是等到他真的造反那天,說什麼都晚了。”

明帝本來就是個疑心重的人,聽到這話便覺得劉英有意謀反。接著,燕廣又說劉英和豪強、遊俠、算命先生這些人聯係緊密,說白了就是在謀劃造反一事。明帝信以為真,當時就想直接把人抓來殺了了事。可對方畢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如果真的動手了,天下人不就會說自己人情味淡薄,不配做表率了嗎?

最終,明帝隻得放下殺念,把劉英從楚王之位上驅逐下來,發配到丹陽涇縣。劉英很鬱悶,心道,咱過了這麼多年苦日子,到頭來不僅沒功勞,反倒差點連性命都不保。作為一個皇子,這簡直太窩囊了。想到這兒,劉英便覺得生無可念,索性自殺了。

劉英死了,明帝徹底沒了顧忌,於是下令:“咱哥哥沒準兒是畏罪自殺來著,這樣看來,過去曾跟他有過聯係的人,恐怕都不簡單啊。朕為了維持國家的安定團結,一定要把這些人統統抓起來,審問清楚。”

明帝一聲令下,官員們都一一照辦,開始在全國抓人。按理說,劉英一輩子待在楚地,認識的人畢竟有限,能牽扯上關係的也就百來人。但明帝不甘心,他要把一切謀反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裏。於是,跟這百十來人有關係的親朋好友,甚至是點頭之交也全部落網,不是被抓就是被殺。

一時間,洛陽城中人人自危,官員們提心吊膽,就怕自己跟死去的楚王牽扯上一絲半毫的關係。大家私下裏都唉聲歎氣地說:“咱們現在能保住性命,看到明天的太陽就謝天謝地了,哪還有心思好好上班啊。”

有些大膽的官員忍不住了,就出來說:“皇上,楚王都死了,就算真有人造反,現在也沒有領導人了,這反還怎麼造?您要是再查下去的話,全國人民都得被白色恐怖籠罩了,那國家還怎麼發展?您老爸打下的基業恐怕就危險了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明帝這才醒悟過來,當即下令:“楚王這事就算了,那些還沒被殺的人也統統釋放了吧。朕保證,今後再也不追究這事了,大家都安下心來好好工作,大漢的興旺還要靠你們出力呢。”

楚王罪案在株連了上千人後,終於結束,而明帝的皇權也因此得到進一步鞏固,滿朝上下再沒幾個人敢覬覦他的皇位了。

阿龍辭典明帝改革三板斧

明帝上台後,一改光武帝的懷柔政策,采取了剛猛的政策:一打擊宗室,二嚴防外戚,三抑製功臣豪強。馬皇後(即馬援的女兒)一家兄弟們都位不過九卿。陰太後的弟弟陰就,其兒子陰古是駙馬,陰古殺了公主,當時太後還在,但明帝將陰古處死,陰就夫婦也自殺了。館陶長公主想替兒子求個郎官做,明帝寧可送給外甥一千萬錢,也不答應給官。對竇融一家的打擊更大,除了竇融,其他人全被趕回老家。東漢十二帝,隻有明帝一朝對外戚和功臣的限製與打擊嚴苛,之後的皇帝如果都像明帝這樣,就不會有後來的戚宦弄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