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哀帝靈前奪皇位(2)(1 / 1)

王莽站起來轉身欲走,太皇太後急忙伸手攔住道:“莽兒別急。”

隨之,太皇太後站起身來,機靈的紫鵑急忙上前伸手攙扶著,一起走到梳妝台前,在一麵銅鏡前站立了許久,然後,轉過身來,半是懇求,半是相商的口氣說:“莽兒,事關重大,還要三思,切不可莽撞亂政。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定要穩如泰山。”

王莽奸詐狡猾,他知道自己的話沒有引起姑媽的反感,就知道姑媽的心裏在想什麼。他還知道,此時此刻若離了他,姑媽難成大事。她不便張口明說,他必須鬥膽挑明,便進一步鼓動說:“姑媽說得是,‘事關重大,還要三思’。可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時間來不及了呀!如果姑媽再猶豫不定,必然失去良機。眼下,雖說帝太太後、帝太後已歿,但趙太後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過了今天,也許趙太後和傅皇後可就要動手了,到那時,禍及九族悔之不及啊!姑媽!”

太皇太後猛然一怔,問:“那依你之見,今日就得進宮冊立新皇?”

王莽求之不得地說:“侄兒正是此意。”

太皇太後仍猶豫不決地問:“宮中有何人可托,幫助輔佐?你心中可有把握?”

王莽成竹在胸地說:“阿叔王譚子去疾現為侍中,弟王閎為中常侍,安陽侯王舜兄現為車騎將軍,成都侯王邑也在京中,有此四人帶兵封閉宮門,將傅皇後及大司馬董賢黨羽一網打盡,還有何人敢言?”

太皇太後聞聽此言,陡然來了精神,臉上紅光一閃,口氣強硬地說:

“擺駕未央宮!”

未央宮中,太後趙飛燕和皇後傅氏正哭得死去活來,驀地見太皇太後駕到,王莽仗劍立在身旁,不由得驚恐萬狀,正待要呼喚大司馬董賢,卻見王去疾、王閎領著兵馬攔在宮外。兩宮無可奈何,隻得上前參見太皇太後:“給太皇太後請安。”

“兩宮免禮。”太皇太後瞪了兩宮一眼,冷冷地撂出一句徑直走到哀帝靈前,假惺惺地哭了兩聲,隨轉身叫紫鵑到禦書房中收了玉璽,紫鵑懷抱玉璽站立太皇太後身旁,就於靈前召見大司馬董賢。

不一時,董賢來到,太皇太後迎頭問道:“皇上大行,喪事該如何調度?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君如何冊立?大司馬有何主見?”

那董賢本是個嬖人,因受哀帝寵愛而得高位,心中能有什麼主見?見太皇太後突然發問,竟然傻呆在那兒說不出話來。太皇太後冷了他一眼說:“新都侯曾奉先帝大喪,令他入宮辦理喪事,哀帝無子,著中山王箕子入承大統即皇帝位。”

董賢幹眨巴著眼睛不敢應聲,迅即,扭過頭去凝望著趙太後和傅皇後,希望她們此刻能幫腔出主意。可是,太皇太後就是抓住他不放,鳳眼圓瞪,怒聲惡氣地說:“董賢,你敢不聽哀家的旨意!”

隨後,又轉向傅皇後道:“你等平日縱容乃父和兄弟等亂幹朝政,惹得天怒人怨,致皇帝短命,實乃漢家不幸,今我決意臨朝,你等意下如何?”

趙太後和傅皇後見大勢已去,隻得暗拉董賢跪下道:“願聽太皇太後懿旨。”

站在一旁的王莽上前一步,狐假虎威地說:“董賢無德無能,皇上病重期間不能親奉湯藥,應予治罪,我當複行大司馬之職,請太皇太後恩準。”

此時的太皇太後,在王莽的脅製下,已完全控製了朝政,當即應道:“準奏。”